笑看沧海欲成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许宣平(2/2)
    经历了百岁的沧桑,修成了地仙。对于春生秋杀的光景,依然不能无动于衷。

    闲话不提了,且说李白读罢许宣平的诗,感慨良久。他在草堂前久候许宣平不至,又无人可询问,于是只好留下一首诗于墙上,然后怅然离去:

    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诗中所用的“辽天鹤”,是这样一个典故:相传辽东有个叫丁令威的人,学道成仙后化为仙鹤,后来又飞回故里,站在一个豁(类似前石雕的那种)上高声唱:“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李白在此,将之比成许宣平,意思是说他化鹤成仙去了。

    许宣平当时并没有成仙“飞升”,只不过他不愿意见世间上的俗人,就算是大诗仙李白,他也不愿意相见。然而,他还是回复了李白的诗:

    见李白诗又吟

    许宣平

    一池荷叶衣无尽,两亩黄精食有馀。

    又被人来寻讨著,移庵不免更深居。

    黄精是一种草药,古人以为“饵术黄精,令人久寿”。许宣平立志以荷为衣,以黄精为食,不沾半点人间烟火,他不愿显名于世上,不想要什么名气,更不以拥有众多“粉丝”为荣,听说高傲如李白者都慕名前来,他不但不欢喜,反而要“移庵不免更深居”——到更隐秘偏僻的地方躲起来,果真是“入山惟恐未山深”的奇情逸志。

    据说,到了晚唐时的咸通七年(距李白时已过了二百多年),许宣平的后辈子孙中有个叫许明奴的,他家中一个老太婆上山去砍柴,遇到许宣平。当时许宣平坐在一块大青石上吃桃,容颜还是四十来岁的样子。他赠了一枚桃子给这个老太婆,老太婆吃了后,从此不再饥饿,行走矫健如飞,后来也躲进山中,再没有出来。

    由此看来,经过这二百多年后,许宣平的“道行”又深了许多,能利用“仙桃”这样的物品来提升功力值,这是仙家中非常省时省力的办法。我们看《西游记》中,蓬莱岛上的“福、寿、禄”三位神仙,就对地仙老祖镇元子有人参果这种“超级补品”羡慕不已——“三老道:‘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

    有人传说,以柔克刚的太极拳法始创者就是许宣平。许宣平的太极拳有三十七式,又称长拳。打起来可以相继不断,绵绵不绝。据说该拳法流传数百年后,于明初传于宋远桥(金庸小说中说是张三丰的大弟子),宋氏后人将之视为家传绝技。直到近代辛亥革命时期,宋氏后人宋书铭才将拳谱公开。

    自唐代后,人们就一直将许宣平当作是一个仙人来景仰膜拜,宋代的陈允平曾有《许宣平祠》一诗赞道:

    开元遗逸士,终老紫阳樵。市上人犹说,山中隐可招。

    乾坤双草履,日月一花瓢。堪笑骑鲸者,相逢弱水遥。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