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断处见明月
白云断处见明月
——《平沙落雁》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顾况《登楼望水》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 夏斟得太满
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
梦见唐宫 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
梦见另一个夏夜 一颗星的葬礼
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
以及你的惊呼 我的回顾 和片刻的愀然无语
——余光中《星之葬》
那少壮的当年,万里只携孤剑去,十年空逐塞鸿归。
而如今,拔剑灯前一夜行,那雄心已是万里平沙一聚尘,犹系孤舟寒草西。
人,再有多少鹰击长空的青春年少,也终将迎来平沙落雁的暮年。
而那些曾经的英雄们,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他们于惊涛骇浪之边,带着半生梦想的回归,半生沧桑的刻痕,一生无憾地立在蓝田日暖上望沧海月明。
有人或会寻箭向平沙,有人则是劫烬隐平沙,但那心终究是静了,静下来,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如风吹草低见牛羊般他们望见了人最本质的东西,亦是简单的一羹一饭,把风景都看透。
所以,英雄的暮年,唯愿成牛,落花牛上,唯愿成羊,啮草足边。
这雁总有落沙的那一天,人生终有归于平静的那一刻。细肋卧沙时,且炊黍饭呵。
白居易有诗说这样浩荡的人生:“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中国的历史,历来都不缺这样大浪淘沙后静种桑麻之人,那陶渊明、那王维、那白居易……
《平沙落雁》琴曲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
《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枯木禅琴谱》里载其歌词:
一段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