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读的50篇散文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我所知道的康桥(6)
    我所知道的康桥(6)

    文章的首段先叙述康桥的自然背景和协调匀称的建筑构筑,出其不凡的意象。悠悠荡荡的康河,秀丽闳伟的建筑和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环境,点缀出康桥的脱俗。纵使极端的气候也不能阻挡赏鉴的决心,“不迟疑的甘愿进地狱本身去试试”更显出它的美,让人奋不顾身只为一亲芳泽。

    但临到面对至爱的康桥,我们一向自信的诗人忧心忡忡。却说:“一个人要写他最心爱的对象,不论是人是地,是多么使他为难的一个工作?你怕,你怕描坏了它,你怕说过分恼了它,你怕说太谨慎辜负了它。”这是多么动人的忧虑,又何尝不是我们常人的经验?最神圣钟爱的事物,总是最不敢轻易提及,唯恐亵渎了它。

    次段先谈河上的风光。河畔上的黄牛与白马,从容的咀嚼草的芬芳,拜伦潭——果子园——星光下的水声——近村晚钟声。神秘的层境尤需次第叠出,叠而不重。星光、波光,钟声、水声,人烟气、生灵气,笔性和墨气浑然天成。不仅想象瑰丽,色彩缤纷,而且感觉奇特,极富视听之美。没有玄奇的意象,却似有玄机伏笔,让人产生无边玄想。作者以生命信仰者的自信自居,人本是大自然的产物,却在忙乱的生活中与自然渐行渐远,违反内心渴望导致人生的苦痛,在作者眼中一切是咎由自取。在康桥的浸润下,体悟出不遗忘自然的道理,就是幸福的泉源。

    初春漫步于康桥附近的大道小径,遥望天幕未揭前的山色,隐隐约约中,可以想见早已深烙心版的熟悉景致。在炊烟的轻重缓急脚步下,朝阳的金光乍现为大地注入了新色彩与生命。春来的喜悦彷佛也在灵魂中骚动着,那一声“春”写出了期待已久的希冀。把春的长袍披给康桥; 把“恣蔓”的草丛给牛马的“胫蹄”;把“新来的潮润”给“寂寞的柳条”;把“饮烟”给“佳荫里的村舍”;把仙姿给素裙纱帽、长篙轻点的女郎。最后一段中殷勤地介绍了在康桥春游的方式,骑着单车走遍此地,体会此处风景的雅致和温暖可亲的人情。“享受这双轮舞的快乐”作者自有他的风流,骑着单车迎向夕阳,恣情观赏西天的变幻。面对这令人震撼的大自然力量,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敬,只有跪下一途,而却在后面的经验中欲言又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文末作者流露出眷恋之情,把康桥视为他的第二个故乡,或者说是性灵的故乡,思念之情溢于言辞,只希望能再见到令人惊艳的黄昏和漆黑叶空中升起的明亮星子。

    全文中运用大量的排比和层递,还有语意新奇的形容,华丽的词藻,深深留下了康桥幽静中秀丽,时而热闹的气氛,以及四季皆具特色的风光,可见徐志摩一贯绵密丽的笔法和写作技法的成功。

    ①康桥,通译剑桥,在英国东南部,这里指剑桥大学。

    ②卢梭,通译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1921年曾来中国讲学。

    ③ 哥伦比亚,这里指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纽约。

    ④福禄泰尔,通译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作家。

    ⑤trinity college的fellow,即三一学院(属剑桥大学)的评议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