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无题(2/2)
    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

    作者简介

    阿垅(1907~1967),原名陈守梅,又名陈亦门,曾用笔名师穆、师木、圣木等。浙江杭州人,七月派作家,早年就读于上海工业专科学校,后入中央军校学习,1939年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在重庆国民党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战术教官。抗战期间,他仅在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上就发表了21篇作品;在西安养伤期间,他还根据所见所闻,创作了一部在当时绝无仅有的反映南京失守和大屠杀的文学作品《南京》,获得了抗敌文协的一等奖(因故直至抗日战争50周年的1987年才得以出版);抗战胜利后,在恶劣的环境下,不仅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作斗争,还与当时文艺思潮中的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等作斗争,写下了上百万字的诗论。解放后,他在天津文联工作,从事编辑和创作工作,热心扶植文学青年。1946年在成都负责编辑文艺刊物《呼吸》,1947年遭国民党当局通缉,潜往南京、上海,后蛰居杭州。建国后任天津市作家协会编辑部主任,1955年受到胡风错案株连,1980年平反。著有诗集《无弦琴》、《无题》,诗论《诗与现实》、《人和诗》等。

    就诗人的一生,胡风曾说过:“第一是人生上的战士,第二才是艺术上的诗人”。他一生写了数百万字的自由诗、旧体诗、报告文学、诗论、杂文和散文等作品,其中洋溢着诗人的和真知灼见。

    作品赏析

    阿垅是“七月诗人”,他的诗多写关于爱情、青春、理想和奋斗,也有不少诗行带着斑斑血迹的闪光。《无题》是诗人对爱情与人生的表白。

    诗的第一节“不要踏着露水——/因为有过人夜哭。……”,是诗人在轻声的对自己的爱人诉说,诗人告诉爱人“不要踏着露水——”,不要打破那如梦般的寂静。诗的第二节写“我”以交谈的方式把爱人引入美好的回忆,共同回忆以往那美好的爱情生活,“哦,我地人啊,我记得极清楚/在白色烛光里为你读《雅歌》”,诗中点出了《圣经》中的《雅歌》,《雅歌》是一首爱情诗,而且可以称得上是西方文学中第一首爱情诗。这里诗人隐晦的表现了我对爱情和理想追求上的执着。“但是不要这样为我祷告,不要!/我无罪,我会着你这身体去见上帝。……”,苦难是人生真诚的伴侣,这种已经被认识到了的真理,因着诗人的执着和坚强的信念,而显的格外孤独、格外豪迈。这里诗人希望自己的爱人对“我”的做法有正确的评价。“要开一枝白色的花——/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诗人要再次告诉爱人“我们”“无罪”,并说我们会开成一枝“白色花”,这里诗人用“白色花”的纯洁来象征“我们”的纯洁。凝练而蕴籍的诗句,凸现出诗人人生斗士的姿态,有些天真,也渴望世界悲剧的场面,于是诗就升腾为一种孤独悲怆的气息。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一是诗中通过“我”再三的强调“我们无罪”,以坚定的语气表现了一个奉献者坚定的信念,给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二是该诗的句式很特别,既散文化又诗意化、既口语化又有点阴晦,这是当时阴霾满天的时代投影。

    推荐篇章

    《纤夫》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