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扬呒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婉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大批的词人脱颖而出,名篇佳作更是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内容提要
《宋词三百首》是需要用真心去读的。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句往往不如含义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词则不然,词中的浩瀚空间足够让词人们纵横驰骋,洋洋洒洒地道出其切身感受。读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就似茶的清香,只有懂得它,才能品出其悠然的芳香和无穷的意蕴。
《宋词三百首》囊括了两宋词人的代表作,覆盖面极为广泛,较真实的反映出宋词的水平和成就,使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宋词的盛况,又能欣赏到宋词的佳作。书在编排上也体现了宋词风格的多样性。其中有以苏轼、辛弃疾、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等为代表的豪放派,也有柳咏、李清照、晏几道为代表的婉约派。
作品影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彩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绝妙的艺术享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