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致赫伯德小姐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发明家。1706年1月27日,他生于波士顿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只上了两年学就辍学当了学徒,12岁时到他大哥的印刷所里当学徒,长期从事印刷工作,同时刻苦自学。他曾化名投稿,报纸编辑以为文章“出自名家手笔”。作为政治家,在美国和世界历史上,他与许多重要事件有关。他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起了重大作用,是美国的创建人之一,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本篇是富兰克林在弟弟约翰逝世之后,写给约翰第二任妻子与前夫所生的女儿赫伯德小姐的信。
我要向你深表哀悼。我们失去了一位非常可爱、可贵的亲人。这是上帝和自然的旨意,当灵魂进入天堂的时候,躯体就要被置入黄土。或者说它是胚胎的发育期,是新生命的准备阶段。
一个人在死的那一刻才算得到真正的诞生。既然不朽的天堂诞生了一个新婴儿,他们幸福的社会里又增加了一名新的成员,我们为什么还要悲伤呢?我们都是精灵。无比仁慈智慧的上帝行善施恩,赐予我们躯体,让我们享受快乐的生活;帮助我们获取知识,让我们造福于人类。当我们的躯体无法适应这些目的——不能提供给我们快乐,反而让我们痛苦;不能给我们帮助,反而成为我们的累赘——当它们无法完成上帝当初托付的使命时,依然恩惠仁慈的上帝准备了一个办法,让我们摆脱躯体。死亡就是上帝所准备的解脱办法。我们自己有时也会明智地选择一种局部的死亡。受伤疼痛的手脚,已经无法复原,我们会心甘情愿地把它切除。要拔牙的人,也会毅然跟它分手,因为拔掉之后痛苦就会随之消失。一个人如果完全脱离躯壳,就会立刻解脱掉一切痛苦以及引起痛苦和疾病的根源。
我们的朋友和我们自己早就受到邀请去参加一次欢乐的宴会,这是一场永远不散的宴会。他的坐席早已准备好了,所以他会先我们一步而去。我们不可能都很方便地一同前往;既然不久之后我们就要随他而去,并且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到他,那我们又为什么因此伤心呢?
再见
本?富兰克林
1756年2月23日于费城
benjn franklin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