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场先锋的姿态/前卫的表达(8)
影片中树婴指代的无非是一个“贪婪”的概念,而它的本质又是一个婴儿的属性,它像婴儿一样单纯地贪吃而已,围绕着它,它的妈妈爸爸以及邻居们表达出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结果最有意思的设计就是片中的小女孩奥斯贝卡成了先知,树婴的故事完全成了她手中一本童话书的内容。故事原本是按着霍拉科夫妇的视点来讲述的,但是后来却成为了小女孩的视点,这一视角的转变,将观众拉回到了童话的世界里。最后,树婴的下场也表明,爱丽丝梦游奇境的故事再一次地被讲述了,严肃的东西到了最后,仍然是纯真的童话结局。
诗意的膜拜之旅
《石榴的颜色》
sayat nova
剧情点击
这是一部有关一个诗人内心世界的唯美影片。
诗篇一:当诗人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备受父母的宠爱,生活的氛围是严谨而肃穆的,人人都很虔诚和温和……他把所有的书都摊开在寺庙中,在太阳下,他慢慢地走过,浏览群书,他观察居民的生活内容,男人、女人、教徒,和像他一样的孩子们。人们辛勤的劳作、虔诚的信仰、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着诗人,让他写下了人生中最早的诗篇。
诗篇二:诗人已经是个面色苍白清秀的青年了,他充满幻想、乐观且多情。在学习音律时,他对一个女孩情有独钟,他认定她属于他,在诗句里他这样描写:“我们在对方的心里寻找着自我……”但是诗人的内心是痛苦的,他享受着贵族拥有的一切,每日浣纱、织布、祈祷、宰羊、狩猎……内心却无限空虚,他需要去爱,需要为爱寻找一个庇护所。
诗篇三:诗人去了一所修道院,成了一名神父,清修的生活使他心中充满了很多的,但是他在苦苦的挣扎,仿佛意图去寻找信仰的真谛。而其后的日子里,教宗去世了,诗人将他埋在了圣堂之中,葬礼上,圣堂里挤满了温顺的羔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