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世界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7场 放纵的游戏/迷乱的人生(5)
    第7场放纵的游戏/迷乱的人生(5)

    一切统统是谎言!一切都会被毁掉!墙会被摧毁,书本会被焚烧。pink已经进入了世界,母亲爱他,但是已经无法抚平他受创的心灵。他选择了别的途径——爱情,他选择去爱一个女孩。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错误,他像所有在爱情中被欺骗的男孩一样,受了伤痛,在他眼中变成了一个妖魔,吸食鲜血的妖魔,他看着沉浸在中的鱼与狂欢中的人们,仿佛一座座颤动的墓碑。

    一座墙已经矗立起来,不知筑墙的是社会还是他自己,他用刀片割伤自己,并且开始吸毒,那种感觉带他进入了遥远的幻想之中。幻想中,他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想念父亲的年纪。他拾到了一只小老鼠,他只想保护它,但是在母亲的尖叫声中,他不得不带走小老鼠,他看见一个又一个恶魔一样的人物,教官、士兵、他的继父……他吸毒过量昏迷了,一群不知来历的人闯进他的房间开始抢救他。他不想醒来,他感觉自己被人抬走,他开始腐烂,开始变异,像蛇一样褪下皮之后,他成了领袖!他的信徒崇拜者迷恋他疯狂的演讲,他们挥舞着印有大铁锤的旗帜尽情地破坏着……一个警察发现了躲在厕所里的他,他蜷缩在那儿,一切恐怖的东西又都可笑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似乎不再恐惧了,嘴角流露出微笑。围着他的墙,他推不倒的墙突然爆破了,砖块粉碎地崩裂开来……

    烟雾过后,废墟上,一群可爱的孩子游戏着,他们似乎仍然纯洁、快乐、安详。

    画外音

    影片拍摄于1982年,但却反思了从二战之后到80年代初欧美各大国四十余年存在的社会问题和那一代年轻人的精神状况,这是一部被摇滚乐迷和电影影迷奉为圣经的经典作品。

    它是导演艾伦?派克的一部绝对另类的作品,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为著名的迷幻乐队pink folyd而拍摄的一部长篇mtv。全片没有叙述性的台词,而是由摄人心魄的音乐和光怪陆离的声光效果组合而成的。影片之所以这样处理,从内容看,可以看做是主人公pink吸毒后产生的种种幻觉。因此派克抛弃了传统的电影叙事手法,运用了大量的意识流和象征的手法表现pink folyd音乐的情境,大量动画场面的出现增强了影片的灵性,更使得一些表意段落易于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迷墙》并不是一部令人极度费解的作品,每一个段落的表象和表意都是直白和富有冲击力的。

    影片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反战,主角pink的个人悲剧只是那个时代青年的一个代表,他们的父辈参加战争,负伤,阵亡,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像pink这样的一代孩子,他们在缺少关爱、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因为备受战争创伤,选择麻木的生活……信仰的沦丧,道德观的崩溃,让他们用各种极端的行为来毁灭自己。

    20世纪60年代,社会更加动荡,越战的升级、经济的萧条,让人民陷入巨大的迷惘。不知道是社会更加黑暗还是人们的内心,就像影片中学校那段一样,政府和学校统统成了国家机器,他们要求孩子们言行统一,然后被推下战争的深渊并且加以美化;从某个角度说,这部影片似乎也揭示了近代摇滚乐兴起的缘由,是由社会问题直接导致的。它的反思性使得这部影片更具内涵。

    虽然在先锋性和实验性上,《迷墙》都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但是它仍然是一部很有张力的作品,而且很多地方有着强烈的煽情痕迹。在pink吸毒过量晕倒的时候,他的童年仍然是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夕阳,田园,和谐的自然景象,是导演积极的情感的表露。影片没有全部被暴力、绝望吞噬,而是最后炸毁了的迷墙,很容易让人想起安东尼奥尼的作品《扎布里斯基角》中最后那幢象征着腐朽和的别墅被痛快炸上天的景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