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逻辑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户口与休假(1)(2/2)
    政府为什么保留或维护目前的户籍制度呢?我们要知道,政府的做法永远都不会是“不成立”的。它对政府来说自然有其道理,但制度的真正合理与否取决于它是否符合满足国民幸福指数的客观需要,是否成为了这一指数的客观障碍。

    从经济的角度讲,户口制度是中国为了实现工业化采取的,为了工业的发展而消耗农村的制度遗留。现在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进入科学、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时代,政府再也不能利用户口剥削农民了。从政治的角度讲,农业户口意味着极少的发展机会,保留农业户口则意味着受社会的歧视。从教育的角度讲,户口在高考中作用极大,不同地区的高中毕业生在升学方面的待遇完全不同。

    总之,中国户籍制度改革还需很长一段时间,前景不容乐观。不过,与我的亲身经历以及来华后的感受相结合进行思考,它最后要达到的境界是:户口不等于身份,身份不等于自我认同。到那时,城市居民、农民工等身份和认同将彻底从社会中退出,无论是北京朝阳区出身还是贵州毕节出身,你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中国公民。

    同一时期,在中国民生范围内广泛被讨论的焦点,是五一黄金周休假问题。

    毋庸置疑,所有人都喜欢休假。在平时繁忙有序的上学或工作中,能够放假,给自己放松的时间,是很快乐的事情。以工作狂闻名的日本人常说“休息是为了更好的战斗”,这恐怕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认识。

    我们日本人把休假理解为两种,一种是休日,指的是所谓周末,劳动法规定每一个国民在一周内至少休一天假。另一种是祝日,指的是所谓节日。根据《关于国民祝日的法律》规定,适逢祝日,国民是有权利和义务休假的。我们通常带着喜悦的心情,把它称为“国民的祝日”。自从2007年以来,它一共有15天。这数字在发达国家里面最多,有人曾经提出过,这一事实与日本人的“工作狂”之国民性背道而驰。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