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好与那位资深媒体人所说一致。这一情况在中国是否很普遍?我不敢轻易论断。但行业内存在着一个公开的秘密:部分记者的红包收入往往会超过工资奖金。虽然每一个地区和领域的实际情况不同,但所谓有偿新闻似乎无处不在,每天都在发生。现实传媒体制内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这也是造成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它客观上是一场双赢交易,若给钱的和拿钱的角色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双方也不可能这么做。拿红包、收封口费、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等,都是违反所谓“职业道德”的现象。
在那天会议上,所有参会者都达成共识,主张拿红包是不应该的、不可以的,是违反了职业道德的不良而可耻的行为。不过,“应不应该”与“可不可以”是一回事,实际上“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光从职业道德观察矛盾中的动态不合时宜,也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极端特殊的体制下,更是如此。
同样认为“记者不该拿红包”的刚入行或地方的记者坦诚交待说:“我平时拿红包。”理由是:“活动主办方必须得让我收,没法拒绝”“我们的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块,又没什么底薪,不拿红包怎么生活啊?”收入偏高的记者认为:“我们内部有个规定不可以拿红包,一旦拿红包了,不仅违背职业道德,还会降低报社的公信力”“我拿着中等偏高、能够相对安稳过日子的工资,如果一个月只拿3000元敢这么辛辛苦苦写稿吗?报社不会让记者为那么一点红包拼搏,钱应该向老板要,不该向外界要”。还有一些其他说法:“作为记者,如果尊重自己,就不可能拿红包,这是底线。连底线都没有,凭什么干这活儿?”“我们不应该讨论该不该拿红包这一低水平的话题”等等。
我原来也知道中国媒体圈里存在的红包问题,但第一次这么集中地听到了记者们的心声,觉得挺新鲜的。其中一部分认为:“该不该拿红包不值得讨论,没什么讨论的必要,就是不应该。”但在我这个老外看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愿意还是不愿意,记者拿红包是个结果,是在当代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现象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