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她的想法后,我没有吃惊,因为有这种想法的人,我曾接触过不少,只是此次对方说得更直接、彻底而已。我知道,今天大部分中国年轻人持有与她同样的观点,即结婚、怀孕,把孩子生下来后,直接交给母亲,自己则回到原来的单位,或者重新寻找单位继续上班。
对年轻人的这种做法,我可以理解。当今城市生活的压力巨大,除非两个人都有工作、有收入,否则养不起一个家庭,何况已有了小孩。因此,一对夫妻不得不把养孩子这一任务交给某方或双方的母亲。与此同时,这一岁数的母亲们则往往都没事干,又非常喜欢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宝宝,照顾小孩对老太太来说就成为了生活的乐趣。这样,年轻夫妻与高龄母亲之间不仅达成了共识,还实现了双赢。
毋庸置疑,就养育而言,最好的办法是直接由“真母亲”来照顾。她应该照顾到2至3岁这一能把小孩儿送到幼儿园的时候。我相信,中国的年轻人也明白这一道理,但因生活压力太大而做不到。责怪他们当事者是不合适的。转型中的社会给年轻人造成的压力成本应该由整个社会来负担,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我还是坚持一个立场:母亲应照顾小孩至少到1岁。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把养育这一过程多样化,请奶奶或姥姥来照顾、委托给幼儿园等。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把刚生下来的婴儿立刻交给其他人的做法对养育本身来说,无论如何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假如一对年轻夫妻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把孩子交给比自己老一辈的高龄者是合理的吗?跨一代之鸿沟对养育来说现实吗?除非夫妻之父母的素质比他们更高尚、更文明,否则,答案是可想而知的。
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年轻夫妻的智慧和努力是做不到的。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各家企业必须合作起来,想方设法考虑并解决“女员工生孩子”的问题。比如,企业给怀孕的员工提供一年的产假,并在此期间,国家提供财政上的补贴等。
2010年3月6日我在腾讯网参加了由曹景行先生主持的“两会三人行”节目,另外一个嘉宾是《汽车之家》ceo,80后创业人李想。我们谈“80后看两会”。
李想的同事大部分都属于80后,最关心的是房价、物价涨幅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他本人则关心与广电总局有关的信息,因为与他经营网站有关。我评价认为,这些都是进步现象,如果社会所有人都关心政治那才可怕。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话题,去消化,这叫现代化。
曹老师问我们俩说:“你们觉得80后的发展前景如何?80后当政治领导人之后,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李想回答:“80后的选择权始终被老师,尤其是家长剥夺着,80后是遭受压力最大的一代。大学毕业,工作若干年之后,他们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进入而立之年。”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