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23】奔丧
    【23】奔丧

    你骑上马儿一骑绝尘,奔赴在去往江南的路上,飞踏的马蹄宛如氤氲的水墨画。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李清照《行香子》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李清照本想同夫君和和美美地过一个七夕。

    就在这一年间,夫妇两人在“静治堂”辑录整理出了《金石录》,这是夫妻两人数十年为金石付出的心血集成。赵明诚把整理好的书稿分卷后精心装裱,放入书签,用漂亮的丝带束十卷成一帙。数十年来两人节衣缩食,赵明诚更是把所有的薪俸拿出来求购古书遗物。一旦求得,夫妇两人就在烛光下互相欣赏着,反复玩味,觉得很像远古时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样自由快乐。

    可以说,那些古书碑文浸透着两人的生命。

    这年,赵明诚守莱州秩满,又被任命守淄州。当时的淄州是历朝来的古邑,这是一座遍地都是文物的古城。农家户里,市井民间,时有珍贵的文物问世。

    却说此时已是北宋末年,官逼民反,农民起义蜂拥而来,金兵也对汴京形成了合围之势,尽管宋钦宗为了稳定人心,身着铠甲登上城头慰问军队,但金兵势如破竹的气场和宋廷多年来的积弊已使京城岌岌可危了。

    在淄州,每天都有很多差役或者士兵逃亡。汴京不保,似乎已成定局。李清照夫妇两人开始担心,如果山东沦陷,青州那十屋的古物该如何南运?

    这年春末,赵明诚接到噩耗,自己的母亲在金陵城去世。赵明诚是孝子,涕泪即下。赵母素来对李清照不薄,她也颇为伤心。按照古制,儿子要在家中守孝三年,期间不赴宴、不婚娶、不应考、不做官。但是到了真宗期间,朝廷又严苛规定“丁忧”期间“不能离任”。赵明诚不得不请假,南下奔丧。

    夫妇两人在淄州城外惜别。赵明诚跨上南下的马儿,告诉清照,“等安葬了母亲,我就返回青州。你先回青州把那些文物收拾一下,我们要准备南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