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花雨
那条多情的小路伸向远方,哒哒的马蹄扬起情郎不安分的心,只有那草木上的水滴读懂了繁华过后的美丽。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李清照 《点绛唇》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每次读她的词,总感觉情境里透着雪上加霜的哀愁,字与字之间流传着婉转的声韵,也就越发觉得作词之人是个温婉多情的女子。
她不是金子,没有闪闪发光的性格,就连词作里也找不出几个华丽的辞藻。她天生单纯,平淡不惊的文字里处处流淌着自然的韵律,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气质。
她不担心被埋没,诗歌不是博得功名的喇叭,而是心情的足迹。
像她这样的女子,太细腻,太婉约,更容易因物伤神,却又不习惯释放感情,很多事情都宁愿忍着压在肚子里。她是太爱自己了,舍不得交出自己。想想,假若向最亲爱的人真心吐露,那人的回音却不如她意,岂不更伤人?或者,如果凡事都能完美,那我们便不能感觉到美的存在。
我曾以为,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理解是人类最大的悲哀,所以,有的时候,一株植物比起一个亲密的人更适合倾吐秘密。
每个人都有忧郁的时候,无论她是个没心没肺的活泼分子,或是习于待在角落里的孤独小鸟。忧郁中的女子总是伴着一丝诗情画意,然而,对她自己,却是哀伤得难以自拔。也许是因为那份安静,让时间停滞不前,让人感受到永恒般的气息。那是一份庄严,一份人类追逐不息的美丽,就像午后晒在旧玻璃瓦上的耀眼光芒,散发着童年的真实。
同样是这条路,十年前,赵明诚带着她背弃了汴梁的繁华,寻觅着一生一次的幸福时光,而今日,却要在来时的位置翘首企盼明诚离开的方向。如果十年真的如一日,那么十年之间的那些欢笑与真实应该搁浅何处呢?
她记得,因为被蔡京指控的罪行毫无证据,释放的诏书在赵府男人们被押入大牢后不久便下达了。然而,朝野再不是赵氏大开大合的地方,如今蔡京当道,京城政界再也容不下赵氏三兄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赵明诚终于决定离开,去父亲经营的地方——青州。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