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叹沧海若水,又贤孝如兰
元春是贾政与王夫人的女儿,她贵为皇妃,每走一步路、每说一句话、每办一件事,都严格地遵循着皇家规范,半丝不得违背。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曾看到她的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有版本“兔”作“兕”)相逢大梦归;以及判词中的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弓,即宫,皇宫。
橼,即元,元春。
香橼是芸香科常绿小乔木,变异后,就成为了佛手。相传,妙善公主不顾父王的反对,执意来到白雀寺修行,气得妙庄王得了一场怪病。而妙善公主一连三天都梦见神仙对她说:“你父王的病,只有取你的臂肉煎汤服用方会好!”于是,妙善公主回到王宫,忍痛将手臂切断,送给妙庄王的厨子,作了汤。妙庄王喝了此汤,病果然好了。妙善公主的孝心感动了上苍,她的断臂处,一夜之间抽出了许多手掌,因此,被世人称为千手观音。而妙庄王喝剩的臂肉汤,被厨子抛到城外,竟生出许多像手掌一样的植物,叫做“佛手”。
以香橼喻元春,即是以佛手喻元春,实含大孝之意!元春本就因贤孝才德而入选宫中。而判词所画,即是命终之因,可见其“大孝”之境,便是其丧命之源!
元春入宫后,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凤藻即形容华美的文采,可见元春的才学相当卓越。古时,皇宫中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书之分。尚书执掌文书奏章,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实权。可见,元春是在参管行政后,更深一步赢得了皇帝夫君的爱敬之心!
沧海若水,贤秀如兰,才德兼俱的元春命运一直不由自主。当初入宫,是奉亲命,入宫之后,虽荣华富贵,却骨肉分离,终无意趣。古时选秀女,年龄在十三岁以上、十九岁以下,元春判词中提及二十年,不可能是元春二十岁入宫;依照元春与宝玉的年龄差距、无春省亲时的年龄与贾家被抄的时间,又排除了元春在宫中生活二十年的结论,因此,只能是元春在二十岁那年被选入凤藻宫尚书,才符合她习惯了宫中的尔虞我诈,完全成熟为贾家保护伞一说。
石榴谓多子多孙之意。“榴花照宫闱”似乎暗示着此时的元春已怀有身孕,或已在宫中培植了大量心腹与信用之人。然而,元春的死亡与其“大孝”有何关联与瓜葛呢?续书中说元春“圣眷隆重,身体发福,起居劳乏,时发痰疾,偶沾寒气,痰气拥塞,口不能言,目不能顾,而后薨逝”。其实并不这样,根据元春的判词及诗画,可以推测如下:在皇宫中的权势争斗或者皇位的继承斗争中,元春因为怀有龙胎与深受皇帝信任,或者因为掌握着重要的机密,而被相争的两派暗害,或者元春之死,与忠顺王府有关。
元春的判词《恨无常》唱到: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