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眼神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玉带林中挂(2/2)

    至于“玉带林中挂”,我的理解是,或许曹雪芹会写到一个细节,就是黛玉沉湖前,解下了自己腰上的玉带,挂在哼林木上,这样就给寻找她的人们,留下一个记号,因为她实际是仙遁,最后没有尸体的。

    《红楼梦》里多次写到汗巾,汗巾是系在外衣里面的腰带,它比较长,系法一般就是用收拢的两端交叉打个活结。那个时代常有人用汗巾上吊自尽,秦可卿“画梁春尽落香尘”,大概用的就是汗巾。但玉带与汗巾并不相同,它往往是系在外衣上的,长度有限,类似于现在我们使用的皮带,收紧后不是用富裕的两端打结约束,而是使用钩扣来合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玉带,是五代后周时期的,当然它并不完全是玉石制作的,基础材料还是丝织品。简单的,只是两端有玉制的钩扣;复杂的,则整条带子上缀饰着大小、形态不尽相同的玉块,如北京明定陵出土的一条玉带,全长一米四六,由两层黄色素缎夹一层皮革制成,带上用细铜丝缀连白玉饰件二十块,分别为长方形、圭臬形、桃形。《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写黛玉雪中的装束: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皮里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绦就是丝制的带子,黛玉束的应该就是一条玉带,“双环四合如意”应该就是对那玉带上玉块和钩扣的形容。显然,玉带是不适于上吊自尽的。但黛玉沉湖前将那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挂到哼树木的枝丫上,则是可能的。

    第五回册页上的图画,具体的交代是:“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这里面影射着林黛玉、薛宝钗两人的姓名自不消说,但按曹雪芹那“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的惯用手法,必定还有另外的意蕴。究竟“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的画面和“玉带林中挂”的判词,会在曹雪芹的后二十八回里如何应验,值得我们深入地探佚、讨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