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眼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留杩子盖头的小厮
    留杩子盖头的小厮

    近些年多有论家热衷于分析第五十六回,认为所写的“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在大观园中推行承包责任制,对今天的经济改革也颇有借鉴意义。更有论家认为这一回所写的,甚符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所标榜的“新福利主义”。帕累托认为,如果一个高收益的社会利益集团自动让出部分利益,以补贴另一低收益集团,构成一种社会福利,双方可能达到利益双保,社会状态也就趋向和谐,这种效果就叫做“帕累托最优”。曹雪芹生活在帕累托之前一百多年的封闭状态的中国,竟能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里形象地描绘出荣国府“临时内阁”推行的“新福利主义”,令若干论家一唱三叹,赞颂不已。

    的确,那回书里所写的,是贾府在险些面临权力真空的状况下,临时凑成的“容马车”竟能锐意革新的故事。荣国府府主贾政那时被皇帝派了外差,王夫人一贯依仗的“内阁总理”王熙凤又因病休假,更加上朝廷里薨了老太妃,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连同宁国府的女主子尤氏乃至贾蓉续娶的媳妇许氏,因为全属“诰命夫人”,按规定全得参与旷日持久的祭奠活动。先是每日早出晚归,后来更离京到远处陵寝。虽然贾氏宗族向皇家撒谎,说尤氏产育去不了,让她照管自家宁国府外,每天过来协理荣国府,但荣国府毕竟也还需要组成一个“临时内阁”。于是由王夫人指派了李纨、探春、宝钗三位出任,一个寡妇,一个庶出闺女,一个外姓亲戚,真有点“将不够,兵来凑”的架势。其实曹雪芹用笔尽量客观、周到。他固然在字里行间确实有赞扬探春之敏、宝钗之智的味道,但也写出荣国府的仆役们对这“容马车”和对王熙凤一样怀有无法释怀的阶级敌意:“刚刚的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越性连夜里吃酒顽的工夫都没了!”

    大观园的管理,真是“一包就灵”吗?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真是因“帕累托最优”的润滑就相安无事,趋于和谐了吗?曹雪芹在第五十八回到六十一回里,恰恰写出了探春、宝钗她们设计推行的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紧张,与不时因小由头而发酵成的群体事迹“容马车”压力很大,王熙凤病休中指派平儿“辅毡,平儿也忙得不亦乐乎。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