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眼神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是真名士自风流(2/2)
    是真名士自风流,天性的底子固然是一个潜在的因素,但更应该说那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现在小资一族追求所谓品位,一般的段数,是达到使用宜家家具、喝星巴克咖啡、吃必胜客比萨饼、读米兰·昆德拉和张爱玲、看法国艺术电影、养吉娃娃狗……有人指责他们“躲进小巢成一统,管他国事与民工”,其实那是不公平的。多数这样的人士是心怀世界的,网上的许多相关的帖子,是他们贴上去的;对于经济状况比自己低下的社会群体,他们中的多数也很在意,而且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是有所捐助的。这里要提醒他们的是,学学史湘云,去除矫情做作,崇尚自然洒脱,修炼成风流倜傥的真名士。

    忽然想到了陆文夫,他前些日子去世了。这是一位从不张扬的杰出作家,他一生居住苏州,描写苏州,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姑苏风味十足,小桥流水声潺潺,小巷深处响筝琶,极富特色。在他身上,我就体味到“是真名士自风流”。一次是1978年,他来北京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称他陆大哥。早就仰慕他的大名,亟欲与他交谈,以获教益,于是一天他牵头,到招待所外面一家餐馆去聚餐,我自然紧随其后。到了餐馆坐他身边,大家随意闲谈,兴味盎然,酒尽之后,他站起来撤出,大家也都纷纷踱出餐馆。到了街上,还边走边聊,我总问他些短篇小说的技巧问题,他的回答听似漫不经心,后来细加咀嚼,却都是点铁成金之言。走出很远了,陆大哥忽然止步,微笑问我:“我们付钱了吗?”啊呀,大家才想起来,我们竟忘了付账就离开餐馆了。于是我随陆大哥回餐馆,他补付餐款,我问柜台上的人:“你们当时怎么不拦住我们啊?”他笑指陆大哥说:“一看就不是俗人,肯定会回来补钱的,我们着什么急啊!”

    陆大哥那似乎永不会发脾气、永不会高声急语、永是蔼然可亲、永能将就他人的音容笑貌,此刻宛在眼前。又想起1983年,我们同游洪泽湖,一行人同乘一辆面包车,雨后路滑,车行减速,中途还抛了锚,我坐在车上,望见柏油路外一片泥泞,心中颇为不快。但忽见陆大哥从容下车,姿态优雅地走向村路边的一个粥摊,要了一碗清粥,坐在那粥摊简陋的木桌旁的长条凳上,两只脚小心地踩定于泥泞中,喝起了那碗粥来。哎,他那将喝一碗乡村清粥当做审美活动的意态,真难描摹,我确实就联想到了《红楼梦》里史湘云的割腥啖膻,湘云说那之后才有锦心绣口,而也恰恰在喝那清粥不久,陆大哥就发表了绝妙佳构《美食家》。是真名士自风流,这不是在当代的最好诠释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