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闲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三十八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三十八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有一件小事件,也要提到,就是在离开广州之前,鲁迅曾经致信台静农,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信里,鲁迅的情操表达得很好,在二十世纪现代文学史上,能做到这件事的,只有此一人矣。

    先把鲁迅致台静农的原信抄录一下:

    静农兄: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

    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未名社出版物,在这里有信用,但售处似乎不多。读书的人,多半是看时势的,去年郭沫若书颇行,今年上半年我的书颇行,现在是大卖《戴季陶讲演录》了(蒋介石的也行了一时)。这里的书,要作者亲到而阔才好,就如江湖上卖膏药者,必须将老虎骨头挂在旁边似的。

    还有一些琐事,详寄霁野信中,不赘。

    迅上,九月二十五日。

    在此之前,鲁迅因为营救学生未遂而对中山大学校委会失望,辞职。因为国内的局势一直不明朗,所以,从广州到上海的船一直不通,鲁迅从四月份一直闲置在广州,期间还开了一间北新书屋。

    1927年8月17日,鲁迅写信给章廷谦:“矛尘兄:日前寄一函,意专在阻止将敝稿送于姨副(戏指杭州《三五日报》副刊,笔者注),故颇匆匆。这几天我是专办了收束伏翁所办的书店一案,昨天弄完了,除自己出汗生痱子外,还请帮忙人吃了一回饭,计花去小洋六元,别人做生意而我折本,岂不怪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