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闲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三十 太阳、月亮和夜(3)(2/2)
    这篇文章发表以后,鲁迅和高长虹的矛盾仿佛基本结束了,鲁迅收拾了东西,到了中山大学做教务主任,许广平也调到中山大学做了鲁迅的助教。但是当年鲁迅便因个中原因辞去了中山大学的教职,并于当年10月到了上海,接下来,在《北新》半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唐宋传奇集?序例》,然而这篇文字的结尾处写了一段闲话,引起了郁达夫的注意。有一次郁达夫和鲁迅一起吃饭,便发问:“这文章的末尾,你在后面加上四句,是什么意思?——时大夜弥天,唔……”

    “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鲁迅先生看见郁达夫说得有些生硬,便很顺溜地接着念了下去。

    “是的,就是这四句文章,你是什么意思?”郁达夫又补问了一句。

    鲁迅深吸了一口烟,吐出一团雾,慢悠悠地说:“那是我有意刺高长虹的!高长虹自称是太阳,说景宋是月亮,而我呢,他却谥之为黑暗,是黑夜。他追求景宋,他说太阳在追求月亮,但月亮却投入黑夜的怀抱中,所以他在那里诅咒黑夜。”

    可是,比较好笑的是,解放后,十一个写作组写出的《鲁迅传》,在叙述鲁迅在广东以及将要离开广东的一段时,有这样的一段记载:“9月10日,是1927年的中秋节,明月下的珠江显得特别凄清、冷寂。这天晚上,鲁迅校完了《唐宋传奇集》。在《序例》后,他豪迈而含蓄地写道:‘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短短数语,洋溢着独立于险恶环境中的凛然之气,表达了对凶残的敌人极度的蔑视,形象地概括了‘四?一五’以后他在广州的生活背景和战斗风貌。”

    在建国初年,这种把鲁迅无限政治化和神化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

    但有一点是值得欣慰的,鲁迅的生活和细节被无限地发掘出来,被神化了的鲁迅先生随着这些细节的逐渐饱满,而越来越走近人群,成为一个孩子气十足的普通人,成为一个爱憎分明心存善意的文人,成为一个恋爱中犹豫不决,需要许广平给他一束光才能找到路径的普通人。

    呵呵,大夜弥天,月亮如璧,咬人的蚊子不知道“啮镞法”,只能一声叹息。这讽刺实在是隐约,又好玩。终究,鲁迅是一个好玩的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