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为人民享受的艺术(1)
    为人民享受的艺术(1)

    城市建筑风格各异

    在十月革命以后国内战争的艰难时刻,是不可能大兴土木的。建筑师们主要工作都放在对原来的建筑进行修改上,大多数的建筑方案都停留在了纸上。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根据列宁的提议,全国各地开始为在哲学、文学、科学和艺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艺术家们竖立纪念碑。这种纪念碑在哪个年代是宣传工作的一个内容,大多刻有题词。如克里姆林宫参议院钟楼上的纪念碑上的题词就是:光荣属于为和平和各民族的友谊的斗争而牺牲的烈士。这个纪念给上的浮雕具有圣像画的风格。另外一些大型的纪念碑也相继被树立了起来,仅1918年莫斯科就树立起19座纪念碑。这种大规模竖立纪念碑的方式,一方面说明了新生革命政权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态度,一方面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国内战争结束后,国内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这也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全国范围内开始兴建起大批的住宅,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有两种不同的流派,一种是合理主义的流派,一种是构成主义的流派。合理主义的流派主张能够建筑的艺术形象问题,其代表人物是拉多夫斯基。这种建筑风格要求建筑形式、结构和构造空间的合理和完美同意。构成主义建筑风格是在战后形成的,强调的功能与结构的重要性,他们主要是用性技术来创造合理的、功能上的正确形式和结构。这一流派的代表任务是韦斯宁三兄弟。

    20世纪20年代,创新的方法独创同的建筑设计师产成了极大的影响。列宁墓就是很好的例子。列宁墓位于红场上,庄严肃穆。体积为5800立方米,外表为阶梯状的三个立方体,墓顶为检阅台,两旁是观礼台,陵墓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沿着大理石台阶可以进入墓内的中心大厅。列宁墓的金字塔式台阶是对古罗斯建筑传统的一种折射,它的规模不大,但是轮廓分明,线条明确,形式庄严肃穆,是红场上一个别具一格的建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