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绽放的舞台,艺术的精灵(2)
    绽放的舞台,艺术的精灵(2)

    俄罗斯音乐走向世界

    19世纪60年代,俄罗斯音乐界出现由5位进步的青年作曲家组成的“强力集团”,他们的创作活动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构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新俄罗斯乐派,是俄罗斯民族声乐艺术创作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

    “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分别是: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强力集团“和新俄罗斯乐派的领导人;塞扎尔·安东诺维奇·居伊;莫捷斯特·彼得诺维奇·穆索尔斯基;亚历山大·波菲利维奇·鲍罗丁;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是“强力集团”和新俄罗斯乐派的领导人,是19世纪下半期俄罗斯民族音乐流派的代表。他在声乐作品的创作中,以歌曲为主,著名的《俄罗斯民歌100首》便是他的杰作,还作有钢琴曲和管弦乐曲。他对俄罗斯民族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搜集、整理和出版了俄罗斯的民歌。他的艺术成就和见解令人敬仰。塞扎尔·安东诺维奇·居伊,是“强力集团”的骨干分子。主要成就是10部歌剧,其中包括《威廉·拉特克列夫》、《昂杰罗》和4部儿童歌剧。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主要成就是两部歌剧《萨特阔》(1897年)和《金鸡》(1909年)。特别是《萨特阔》中的《印度客人之歌》,富于东方色彩,旋律柔和流畅,不仅是男高音歌唱家经常演唱的曲目,而且被改编为轻音乐曲和独奏曲。

    莫捷斯特·彼得诺维奇·穆索尔斯基,是“强力集团”中最主要的作曲家。俄国近代音乐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穆索尔斯基的主要成就是歌剧。其中有创作根据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小说改编的《萨朗宝》和根据果戈理的喜剧改编创作了《婚事》。1868年他的重要作品《鲍里斯·戈杜诺夫》公演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1872年开始创作的《霍宛斯基党人之乱》于1892年公演,这部歌剧以17世纪末的俄国历史纬景,向人民展示了充满矛盾、冲突的俄国社会生活。剧中有大量的群众场面,显示出了现实主义的风格。此外,穆索尔斯基还作有一部喜歌剧《索罗钦斯克集市》(1917年首演)。穆索尔斯基不仅创作歌剧还创作了60多首题材多样、形象鲜明的歌曲,其中流传最广的歌曲,是著名讽刺歌曲《跳蚤之歌》。

    穆索尔斯基的作品,揭露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现象、反映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思想,他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对朗诵旋律和表现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了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穆索尔斯基的这种改革和创新对后来的俄罗斯作曲家产生了猾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