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改革兴盛的彼得时代(1)
    改革兴盛的彼得时代(1)

    17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经确立,而在俄国,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占绝对统治地位。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彼得亲政时,俄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彼得决心励精图治,使俄国强大起来。

    于是他开始在欧洲各国的考察旅行。l697年8月在阿姆斯特丹,骄阳似火。彼得假扮成木匠在一间船坞里干活,他精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并且总是迫不及待地找活干,虚心学习。这位年轻的沙皇之所以决定在1697年春到欧洲微服出访,是为了赢得同盟,并掌握西方先进技术以用于与土耳其的战争。

    他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外交使团”,250名俄国人在欧洲呆了l8个月,他们要掌握诸如制造船帆的技术和其他的木工工艺。年轻的沙皇化装成了水手和木匠,尽管这骗不了别人,但大家还是装着不知道,这样就免除了不少必需的礼节。长途旅行中,彼得参观了博物馆、实验室和植物园,还参加了一次解剖课程。

    彼得一世从欧洲考察归国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粉碎射击军叛乱以及通过改革彻底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欧洲一些国家先进的军事设施、武器制造、造船技术和航海事业以及生活方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这种改革应以西欧国家为榜样推行全面的改革,革除俄国的陈规陋习,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沙皇制度的中央集权统治,提高俄国的国际地位。

    彼得一世把争取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得到通往西方的出海口看作是摆脱俄国不发达状况的必要条迹几乎在他执政的整个时期中,他都在为此目的而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所以,他的欧化政策的首要目标,也就是增强为战争所必需的军事和经济力量。

    1702年底,根据彼得一世的指示,俄国出版了第—份报纸——《新闻报》。它马上便成为官方宣传革新、报道国内外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工具。这一年还建立了俄国最早的公共剧院,使俄国观众第一次接触到戏剧。1719年,在彼得—世直接关心下建成的俄国第一个博物馆和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正式开放,供人自由参观和使用。彼得—世希望,人们能够在这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