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七日,鲁迅记。
〔1〕 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能发表。
高尔基 参看本卷第197页注〔38〕。《一月九日》,是他描写一九○五年一月九日彼得堡冬宫广场沙皇残酷镇压请愿群众的流血事件的特写,一九三一年曹靖华译成中文,苏联中央出版局出版。这篇小引原为这一译本在国内重印而作,后因故未能出版。
〔2〕 屠格纳夫 通译屠格涅夫,参看本卷第193页注〔2〕。柴霍夫,通译契诃夫,参看本卷第209页注〔153〕。
〔3〕 革命的导师 指列宁。他在一九○七年称赞高尔基的《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这是一本必需的书,很多工人不自觉地、自发地参加了革命运动,现在他们读一读《母亲》,对自己会有很大的益处。”(引自高尔基:《列宁》)一九一○年,又在《政治家的短评》中说:“高尔基毫无疑问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他对无产阶级艺术作出了许多贡献,并且还会做出更多贡献。”
〔4〕 无祖国的文学 《宣言》中有“工人没有祖国”的话,所以也有人称无产阶级文学为无祖国的文学。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