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生长了沉郁的憎恨”的事,在这里还不能看见。然而风物既殊,人情复异,写法又明朗简洁,绝无旧文人描头画角,宛转抑扬的恶习,华斯珂普所说的“充满着原始力的新文学”的大概,已灼然可以窥见。将来倘有全部译本,则其启发这里的新作家之处,一定更为不少。但能否实现,却要看这古国的读书界的魄力而定了。
一九三○年九月十六日。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一年十月神州国光社出版的中译本《静静的顿河》(1)。
《静静的顿河》,长篇小说,萧洛霍夫作,共四卷,作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九年。贺非(又名侯朴,原名赵广湘)的译本是第一卷的上半部,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
〔2〕即萧洛霍夫(m.a.httptn),文中作唆罗诃夫,苏联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
〔3〕 珂刚 又译戈庚,参看本卷第209页注〔160〕。
〔4〕 《静静的顿河》的前三部 指第一卷的一、二、三部。
〔5〕 olga halpern 奥尔加·哈尔培恩,德国作家。
〔6〕 pugatchov 布加乔夫(c.i.ljkh]ecn,约1742—1775),十八世纪俄国农民起义的领袖。stenko rasin,斯捷潘·拉辛(`vmfhu,?—1671),十七世纪俄国农民起义的领袖。bulavin,布拉文(n..·jkhnju,约1660—1708),一七○七年至一七○八年哥萨克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7〕 华斯珂普(1900—1955) 通译魏斯柯普夫,德国作家,生于布拉格,一九二八年迁居德国,用德语写作。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