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凯绥·珂勒惠支木刻《牺牲》说明〔1〕
    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以一八六七年生于东普鲁士之区匿培克(koenigsberg)〔2〕,在本乡,柏林,明辛〔3〕学画,后与医生kollwitz结婚。其夫住贫民区域,常为贫民治病,故k.kollwitz的画材,也多为贫病与辛苦。

    最有名的是四种连续画〔4〕。《牺牲》即木刻《战争》七幅中之一,刻一母亲含悲献她的儿子去做无谓的牺牲。这时正值欧洲大战,她的两个幼子都死在战线上〔5〕。

    然而她的画不仅是“悲哀”和“愤怒”,到晚年时,已从悲剧的,英雄的,暗淡的形式化蜕了。

    所以,那盖勒(otto nagel)〔6〕批评她说:k.kollwitz之所以于我们这样接近的,是在她那强有力的,无不包罗的母性。这漂泛于她的艺术之上,如一种善的征兆。这使我们希望离开人间。然而这也是对于更新和更好的“将来”的督促和信仰。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日上海《北斗》月刊创刊号,原题《牺牲——德国珂勒维支木刻〈战争〉中之一》。关于鲁迅选载木刻《牺牲》的用意,参看《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德国版画家。鲁迅于一九三六年编印过《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并为其写了《序目》(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