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译文序跋集-鲁迅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近代捷克文学概观》译者附记〔1〕
    捷克人在斯拉夫民族〔2〕中是最古的人民,ěq也有着最富的文学。但在二十年代〔3〕,几乎很少见一本波希米亚文〔4〕的书,后来出了j.kollár〔5〕以及和他相先后的文人,文学才有新生命,到前世纪末,他们已有三千以上的文学家了!

    这丰饶的捷克文学界里,最显著的三大明星是:纳卢达(1834—91),捷克(1846—),符尔赫列支奇〔6〕(1853—1912)。现在译取凯拉绥克(josef karásek)《斯拉夫文学史》第二册第十一十二两节与十九节的一部分,便正可见当时的大概;至于最近的文学,却还未详。此外尚有符尔赫列支奇的同人与支派如ad.ckerny,j.s.machar,anton sova〔7〕;以及散文家如k.rais,ksktik兄弟,m.skimáckek,alois jirásek〔8〕等,也都有名,惜现在也不及详说了。

    二一年九月五日附记。

    ※        ※         ※

    〔1〕本篇连同《近代捷克文学概观》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一年十月《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十号“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署名唐俟。凯拉绥克,通译卡拉塞克。

    〔2〕斯拉夫民族 欧洲最大的民族共同体,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都属于西斯拉夫人。

    〔3〕二十年代 指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4〕波希米亚文 即捷克文。波希米亚在捷克西部,原为捷克民族聚居地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