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了力量和意志的全副,终身战争,就是用了炸弹和手枪,反抗而且沦灭(untergehen)。
阿尔志跋绥夫是厌世主义的作家,在思想黯淡的时节,做了这一本被绝望所包围的书。亚拉借夫说是“愤激”,他不承认。但看这书中的人物,伟大如绥惠略夫和亚拉借夫——他虽然不能坚持无抵抗主义,但终于为爱做了牺牲,——不消说了;便是其余的小人物,借此衬出不可救药的社会的,也仍然时时露出人性来,这流露,便是于无意中愈显出俄国人民的伟大。我们试在本国一搜索,恐怕除了帐幔后的老男女和小贩商人以外,很不容易见到别的人物;俄国有了,而阿尔志跋绥夫还感慨,所以这或者仍然是一部“愤激”的书。
这一篇,是从s.bugoeschichten)里译出的,除了几处不得已的地方,几乎是逐字译。我本来还没有翻译这书的力量,幸而得了我的朋友齐宗颐〔20〕君给我许多指点和修正,这才居然脱稿了,我很感谢。
一九二一年四月十五日记。
※ ※ ※
〔1〕《工人绥惠略夫》 阿尔志跋绥夫的中篇小说,鲁迅自德译本转译,最初连载于一九二一年七月至十二月《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七号至第十二号。单行本于一九二二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改版本于一九二七年六月印成,列为《未名丛刊》之一,上海北新书局发行。
〔2〕本篇最初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七号(一九二一年七月),后收入《工人绥惠略夫》初版本卷首。
〔3〕阿尔志跋绥夫(m.q.ehgrsnoij,1878—1927) 俄国作家。他的作品在俄国革命运动高涨期,带有揭发沙皇黑暗统治的倾向;
但在一九○五年革命失败后,成了颓废主义文学的代表者之一,著有《工人绥惠略夫》、《沙宁》等。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死于波兰华沙。
〔4〕鞑靼人 苏联民族之一,有俄罗斯联邦鞑靼自治共和国。
〔5〕乔具亚 通译格鲁吉亚,现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6〕珂修支珂(t.kosciuszko,1746—1817) 通译珂斯秋希科,波兰爱国者,一七九四年在波兰领导武装起义,反对俄国和普鲁士。
〔7〕哈理珂夫 通译哈尔科夫,苏联乌克兰第二大城市。
〔8〕《都玛罗夫》 应为《托曼诺夫》(原题《托曼诺夫将军》)。
〔9〕密罗留皤夫(b.c.lphtuvstj,1860—1939) 俄国作家、出版家。当时是《大众杂志》的主编和发行人。
〔10〕无治的个人主义 即无政府的个人主义。
〔11〕《赛宁》 通译《沙宁》,长篇小说,发表于一九○七年。
〔12〕绥惠略夫 《工人绥惠略夫》中的主人公。
〔13〕亚拉借夫 《工人绥惠略夫》中的人物。
〔14〕托尔斯泰(c.d.idt),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著有《个人及其所有》等。
〔19〕《革命的故事》 德国s.布果夫和a.比拉尔特合译的阿尔志跋绥夫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工人绥惠略夫》、《血痕》(即《血迹》)、《朝影》、《托曼诺夫将军》(即《都玛罗夫》)和《医生》。
〔20〕齐宗颐(1881—1965) 字寿山,河北高阳人。德国柏林大学毕业,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视学。一九二六年七月间曾与鲁迅从德文转译荷兰望·蔼覃的长篇童话《小约翰》。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