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后的某一天上午,我家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身着浅月蓝色旗袍,坐在我家二楼桌前,显得文静而拘谨,脸色稍显苍白。母亲告诉我,她就是越剧界有名的袁雪芬。恰巧我手头的照相机里尚有底片,就为她拍了一帧照片。
袁雪芬此来的目的是为将父亲的小说《祝福》改编成越剧,来征得母亲的同意。父亲这部作品有着深刻的反封建意义,而且一向以演才子佳人为主的越剧能够改而表现现实生活,这本身是一件大好事,母亲当然很愿意予以支持。甚至当袁雪芬提出,为了剧情的需要,改编时要添加一些内容,她也爽快同意了。总之,这次会面,她们谈得挺愉快。
此后,袁雪芬又到我家来过。因我当时不在家,她们谈些什么不得而知,我想不外乎仍是关于改编的事吧。我只晓得,过了才两个多月,这部改名为《祥林嫂》的戏就公演了。
为了扩大这出戏的影响,母亲动员文化界的朋友于伶、田汉、黄佐临、史东山等前去观看,受到他们一致的好评。有少数朋友,如胡风等几位,对戏中增添的“青梅竹马”情节有异议,母亲代为做了解释,得到他们的谅解。对此,袁雪芬一直心怀感激。几十年后,她在纪念母亲的文章中还说,“《祥林嫂》引导我走上革命的道路,许广平是我的指路人”。(《许广平纪念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