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东环湖路北游,公路随山婉蜒,湖水忽隐忽现,从大坝的走十五分钟,又到一景——三泉。先我到此的是一队骑自行车旅行的中学生,他们正围绕泉池谈笑,也有畅饮泉水的。三泉原是东山口山麓的三股泉水,经过疏浚,筑以亭阁泉池,植荷养鱼,并设茶座,接待来自各个工作岗位的游人,品饮泉茗。
由三泉往北的第一景是三庄。这是三处突出湖面的缓坡地带,站在这儿东望大坝,西看大宫门,北览十三个帝陵全景,视野极为广阔。这三处将分别建筑友谊宾馆、休养所以及各种服务性行业的用房。湖边要筑码头和游泳池。
在三庄的东北角,原行宫旧址正在兴建社会主义新村,它和西环湖路仙人洞的社会主义新村遥遥相对,构成别具风格的一景。新村现已建成几十幢美观精巧的平房,许多建设者就是附近农业社的社员,是义务来支援的。新村的主人,是从水库区迁移来的农民。
在从景陵去长陵拐弯的地带,有四个青年社员在田间试验一种新肥料。他们用狗肉煮成清汤,浇在白薯地上,据说可以使白薯长到几十斤一个。
抵长陵稍事休息,已是夕阳西斜,一天的游程,真是美不胜收。可是,十三陵水库的二十八景,我才游了一个零头。从此往北还有青龙泉、锥石口、九龙池、德胜口、大宝山等十几景,只好留在以后再去了。
在长陵遇到一个熟识的同志,他邀我乘车从西环湖路回来,车子一直驶到湖中之湖的内湖。一下车就看见一个同志在向一群越南留学生介绍内湖的风景。他站在湖边指着前方的三个小山说:“将来要从半壁山和马鞍山修条长堤连接汉包山,从湖里分出个湖来。内湖湖上和沿岸将设游泳池,修半壁亭,砌九曲桥,筑水榭,植荷种花,栽桃插柳。总体布置要体现中国园林的特有风格。内湖的南面,特筑一防风堤,堤内修浮动码头,以适应各种不同水位变化。体协也打算在此设俱乐部,开展划船、游泳等水上运动。”
他介绍完了,话题又转到水库风景区的绿化工作。他说:“十三陵水库风景区的山岭,本来就是云朵常飘山腰,山尖常露云上,又有一丛一丛的古松古柏,原是很美的了。但是,我们还要使它更美丽,初步计划绿化这片广大地区,既要配合现有的陵园山色,又要做到整体大方。因此将采用成区成片成林的种植方法,山上营造长绿林;平地种植果树、草莓、蔬菜;公路两旁不种行道树,专造丛林,使游人至此,有身临绿荫深处之感。在现有的深绿树木之旁,则多种成色植物,丰富山峰山谷的色彩。”
“这儿将来是个大花园,”他越讲越精神焕发,“不仅是绿树成荫,松柏参天,果树成行,桃柳争妍,而且有些平地和山谷,将以树木命名,如杏花村,樱桃园,苹果林,山植路,葡萄沟,玫瑰谷等。并且要考虑树木开花的色彩,注意地区分布。那时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啊!游人到此,从树木的花开叶落,就可看出季节的更换。”
“全区绿化要多久?”一个越南留学生问。
“现在已经栽了几十万棵绿油油的松树和肩拍了。在这个步步跃进,时时跃进,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代,我们的工作会很快。”
听了他的回答,围观倾听的人们都满足地笑了。当夜幕徐徐落下来,我又回到了大坝上。铸铁柱灯上的球形灯罩吐露着金光,和山坡河谷间的电灯,互放光辉。我解开胸襟接待清凉的晚风,此时脑际涌现出两个月前工地上人们干劲冲天的劳动场景。于是,我想着,一切事业只要有了党的领导,我们就更有信心。未来,祖国的未来,不仅会“高峡出平湖”,而且荒谷还会长出更多的水库。社会主义的革命事业正在翻天覆地,人民的巨手万能万岁!
摘自: 《旅行家》1958年第9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