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狮子林清凉台两次看东方日出,第一次去迟了些,我只能为一片雄浑瑰丽的景色欢呼,内心漾溢着燃烧般的感情,第雨过天青次我才虔诚地默察它的出现。先是看到乌云镶边的衣裙,姗姗移动,然后太阳突然上升了,半圆形的,我不知道它有多大,它的光辉立即四射开来,随着它的上升,半圆形的,我不知道它有多大,它的光辉立即四射开来,随着它的上升,它的颜色倏忽千变,朱红、橙黄、淡紫……,它是如此灿烂、透明,在它的照耀下万物为之增色,大地的一切也都苏醒了,可是它自己却在统体的光亮中逐渐隐着身子,和宇宙容成一体。如果我不认识太阳,此时此景也会用这个称号去称赞它。云彩在这山区也是天然的景色,住在山上,清晨,白云常来余额,它在窗外徘徊,伸手可取,出外散步,就踏着云朵走来走去有时它们弥漫一片使整个山区形成茫茫的海面,只留最高的峰尖,象大海中的点点岛屿,这就是黄山著名的云海奇景。我爱在傍晚看五彩的游云,它们扮成侠士女,骑龙跨凤,有盛行的乐队,当他们列队缓缓行进时,隔山望去,有时象海面行舟一般。在我脑子里许多美丽的童话,都是由这些游云想起来的。黄山号称七十二峰,各有自己的名称,什么莲花峰、始信峰、天都峰、石笋峰……或象形或寓意各有其似之处。峰上由怪石奇要树形成的“采莲船”、“五女牧羊”、“猴子观桃”、“喜鹊登海”、“梦笔生花”等等,胜过匠人巧手的安排。对那连绵不绝的峰部,我愿意远远地从低处看去,它们与松相接,映在天际,黑白分明,真有锦绣的感觉。
漫游黄山,随处可以歇脚,解放以后不仅“云谷寺”、“半山寺”面目一新,同时保留了古刹的风貌,但是比起前后山崭新的建筑如“观瀑楼”、“黄山宾馆”、“黄山疗养院”、“岩音小筑”、“玉屏楼”、“北海宾馆”管理处大楼和游泳池等,又都是小巫见大巫了,上山的路,休息的亭子,跨溪的小桥,更今非昔比,过去使人视为畏途和冷落荒芜的地方,现在却象你的朋友似地前面频频抬后。这些建筑都有自己的地方,现在却象你的朋友似地在前面频频招后。这些建筑都有自己的光彩,它新颖雄伟,使黄山的每一个角落都显得生动起来。这里原是避暑圣地,酷暑时外面热得难受,这里不定期是春天气候。但也不妨春秋冬去,那里四季都是最清新而丰美的公园。
古今多少诗人画家描写过黄山异峰奇景,我是不敢媲美的,施行家徐霞客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阅历不深,只略能领会他豪迈的总评,登在这里的照片,我也只能证明它的真实而无法形容它的诗情画意,看来我的小记仅是为了补充我所见闻而画中看不到的东西。
作者简介:菡子,现代女作家。生于1921年。原名方晓。江苏溧阳人。曾在苏州女子师范、无锡竞志女校学习。1943年加入中国。1946年加入华中“文协”。此后随军转战苏北、山东战场。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0年被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任华东妇联宣传部副部长。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参加过著名的上甘岭战役。1956年调北京中国作家协会担任他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收获》编委。1957年底回安微,任省委宣传宣传处长,参加农村工作。1960年被选为安徽省政协委员和省文学创作,任《上海文学》编委。她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幼雏集》、《前线的颂歌》、《初晴集》、《大江行》、《素花集》、短篇小说集《纠纷》;还写了不少儿童作品。散文《黄山小记》、短篇小说《万妞》、《妈妈的故事》等,是她的代表作。她的作品构思新巧,富有革命哲理,有浓郁的情调,包含耐人深思的诗意。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