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家写景400篇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故都之旅》孔另境(2/2)
    岛之后面为漪澜堂,面临清池。我们没走进堂里去,只从它的一条极长极长的回廊里走了一转。回廊里也设有茶座,可倚栏远眺,俯视游鱼,若夏夜能在此乘凉闲话,确也不失为人间仙子的福分了。

    走出北海公园的正门,雇车抵西长安街的中南海公园的前门。中海和南海因地势的关系,合并为一个公园。听同行的费先生说,这两海的风景都是很平常的很,远不及北海一角。不过我们既然走了一海,也不能不附带来把这两海过过眼了。

    进门先见的是南海,海中有小岛名瀛台,清朝的孝钦后因愤变法维新,曾将德宗皇帝幽禁在这岛里边。岛的面积不大,上面盖有宫殿式的一丛房屋,因为通岛处已被锁断,故游人不能入内我们也只有遥对它瞻望了一番。

    过去就是中海,海中也有一岛,现在已忘记了它的名字。南海之旁,尚有突向海中的一块半岛形的陆地,上面建筑着一个万寿殿,楼阁巍峨,昔时总统府即设于此。现在已被好几个机关占据为办事处,所以把我们想进去参观的念头也打消了。

    中南海公园里虽也古木参天,风景清雅,但一来因为有北海的印象在前;二来它里面的旷地太多,使人要发生一种寂寥之感;三则它里面可以使游人歇脚瞻仰的地方,一个也不能挤进去,游人仅只在露天之下踱踱。有这种种原因,自然不能引起游人们的好评了。看它里面,仅仅几个可以数得清的游人,就可知一般人对它的兴味是多么冷淡的了。

    游完了三海,四个人的腿实在也都在叫饶了,不过费先生的意思,以为时间还将近四点,何不趁此机会爽性把邻近的一个中山公园也跑完一次了。我看看费夫人和费小姐倒也还剩着一团兴致,于是首先表赞同。

    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现在的时髦名字是国民革命军到北平以后才改的。自然在从前也是皇帝的御园,现在却和三海一例,只要二十枚铜元就可进去了。

    中山公园的风味和前两个公园不同,前两者富自然形胜之美,后者却多人工纤巧之丽。我们走入前两者公园里,它们辽阔的面积和山水的布置,仿佛可使人忘记身在园中,但一入中山公园,就可突然使我们清醒过来,我们的身子是的的确确走在华贵的人类之乐园里了。

    中山公园的面积并不大,但它的匠心布置,真可以说得上穷极精研四个字的。当我们一入大门的时候,最先映入眼帘来的,是朱漆的曲折游廊,异常富丽和堂皇。远望过去,则楼台亭榭,隐约于古树丛中,游人三五漫步其间,忽隐忽现,这种优美的景象,自身也会起一种仿佛走入图画之中的感觉。也只有在这里,才使我们羡慕起从前帝王的生活来。

    我们越过了游廊,那里接着一所台榭之类的建筑;台榭之旁,蓄有数十大缸的异种金鱼;再几步,又有花圃,在三海里几不到一枝人工培植的花草,这里却异草奇花多不胜数。

    再前行,是一座水池,池中养有一群白鸭,数对鸳鸯,浮沉仰泳,可以给人们一种生动的感觉。过此则为游道,道之两旁尽属大逾合抱的古柏,据说都是数百年前的明柏,比起三海中的古树来更现苍老伟大得多。凡在树荫空隙之地,都设有茶座。费夫人向她的丈夫提议,给我们找一处歇一歇脚的地方,我自然也已不得这一声,只有费小姐倒带还像满不在乎。

    结果选定了一处十字路旁边,意思是要不太寂寞,可以望得到来来往往的游人。原来走长路的秘诀是中间停歇不得,一停歇就会发生再也没有再走的勇气了。我们今天等于走了半天长距离的路程,现在一停下脚来,顿觉浑身疲备起来,腿也酸痛了,头也昏胀了,身子也有点不由自主了。全身好像患了瘫痪病一般。这时的心想,最好是躺下来睡一觉,旁的什么事情再也钻不进我的脑壳里来了。费先生还鼓着余勇来问我这里如何那里怎样,而我却只有有口无心地随声应和他几句。

    这一歇,因我的要求,费夫人的原谅,足足有一点多钟。平日那种评头品足的话,也不愿意再说一句,仿佛没有这一歇,我就会毙在公园里似的,其实这就是人类的贱骨相呵!

    回出大门,自然是四辆洋车。在车上,我倒像又清醒过来似的,暗暗对中山公园的整齐的美赞叹起来。我以为北平的公园,无论是结构布置,花草树木,都比较上海的几个外国公园来得美好,即使是最不给好评的中南海公园,也较兆丰公园高强得多了。居住北平的人们,我真羡慕他们的幸福呵!

    四、市街景

    第三天的下午,和费夫人站在院子里闲谈。费先生和费小姐都有事出去了,家里除了费夫人,仅有一个男仆人留着,人一少满院就觉凄清起来。今天我所以没曾出去,一来是为了昨日走的太累乏;二来今天天色极不正,从早晨到现在,一直就阴陧怪气欲雨不雨的梓子,风沙又来的大,怕要乘兴而去,败兴而返的,因此只好坐在家里;幸有费夫人不时来和我东扯西拉地闲谈,倒也不觉寂寞。

    北方的物质文明,自然不及南方,但我们倘使不想专致心于声色耳目之娱,我是无论如何劝他还是居住在北方——尤其是平平——的好。固然北方也有生活竞争,也有贫富之差,但这是一般的社会病,何处不是这样,真如友人某君所说的:“举世已无净土,更从何处觅桃源?”况我们之说北平宜于居住,并非要把它当作避世的桃花源,只是在一般的比较之下,觉得它稍稍合适而已。

    这话怎么讲呢?

    北方的生活程度,和南方比起来要低得不少。(天津自然要除外的。那是一处充满市侩气的社会,生活程度是极高的。)这不是那一阶级独占的福利,即使是最贫穷的阶级,在北方生活也较在南方生活容易得多。南方以米食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而且穷苦的阶级还可把玉蜀黍和高梁做食品,这比较在南方仅有一种食粮,自然多些伸缩性的。其次,住屋一点,北方也较南方来得舒服。自然多些伸缩性的。其次,住屋一点,北方也较南方来得舒服。北方的房屋,十分之九都是平房,而且结构形式也大多没有什么差异的,下面为上房,三间或五间,左右两翼为厢房,各一间或两间,全个房屋以五间七间为最普通。房屋的中间必定有一个院子,而且院子的面积总是很宽阔,有的更要超过房屋的总面积。在院子里大多种有树木花草,我们在南方要找一个有大院子的房到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北平随处皆是,夏可乘凉,冬可赏雪,决没有上海房屋的那种窘促样儿北平住房之可取也就在这一点。唯有北方房屋中的土炕,我总觉得它是太笨相的,现在一般普通的住房,土炕已渐渐减少了,只有在贫苦阶级的住房中还非常盛行。原因贫苦阶级租不起多的房间,一有土炕,晚可作为全家卧床,白天可作憩工作之场,有的把褥垫一卷起,炕上还砌有锅炉,则又可作为厨房了,岂非经济之至么!总之,北平之宜于住家的还不仅是这几点,例如北平的游憩之地,在全国中就算最好的。只要你亲自到北平走去一走,就会觉得我这话是决非欺人之谈了。

    我这次去北平小游,原是为拜方故都的名胜,调剂生活上的枯燥,现在一住三天以后,果然觉得这个七八百年的古城实在名不虚传,心情也为之愉畅不少。算来还只有一夜好住,过此又要回去牛马般的作工了,所以心想再不能虚掷这有限的时光才好,到街头上去走走的心因此也油然而起。

    心里一决定,也不再去管欲雨不雨的天色,拿起帽子,就想开步。正在这个时候,费先生回来了。我将心意告诉了他,要他不必陪我,但费夫人站在地主的立场上,定非要她丈夫陪行不可,结果只好同走。

    临时商定,去的目的地是东安市场。

    路是并不远的,但我顾虑到费先生的疲劳,所以雇了两辆洋车代步。

    北平的街道上有两种东西特别会引起初到的人注意,一种是生根在沿路的参天古木,看去这些树都已经有好几百年的生命,奇桠错出,老气横秋,它的叶荫可以覆盖着好几十丈的空间;一种是来往不绝的骡车,在车轮轧轧之间,驾车者继续地喊着“噢——噢”的口号,骡子随了这些口号,或停或进,或左转或右弯,无不如意,这些车上大都载着煤块或商货,乡人坐着进城的也有。故都的道路上有这古木和骡车一点缀,更其显出一种古时代的风趣来了。

    沿路上差不多看不见的商铺,即偶然发现几家,也都是卖油盐柴米之类的日用品店,门面大多是破破碎碎,全无一点装璜,故都商业之不发达,于此可见一般。行人的步伐,老是那么慢慢腾腾,悠闲不迫的样子,像上海马路上所见的那种匆匆急的走法,在这古城里的马路上是找不出来的。

    一进东安市场的大门,情形可有些不同了。那里有数百家的商店丛集在一处,门面也都装饰得花花绿绿,货物也陈列得整整齐齐,各式各样的商让,无不应有尽有。来来往往的顾客闲人,摩背接踵;一种买卖呼喊的声音,震耳欲聋。这市场,宛似上海的一家百货公司,场地则比百货公司还大,不过那里多是供给小市民需要的商品,买不出贵重的货品。我和费先生挤挤撞撞地绕了一个圈子,我买了一包北平特产的线香,还买了一只景泰蓝的笔和筒,那种店伙对待顾客的礼貌,十分谦和的言对,为南方场面市所未见。即故都人之待人接物,也都彬彬有礼,流露出一种诚挚豪爽的气分。这是资本主义尚未深入的社会关系的表现,我对它却特别感觉得亲切有味。

    听说像这种市场,还有几处,不过都不及此处规模宏大。至于大规模的商市,则在前门大街一带。

    从市场出来,已万家灯火了。

    北平城内的名胜,自然不止我游过的几处。北平已经辽金元明清各朝之故都,几乎随处都成了古迹,我所走的只不过披沙成金的一点点罢哩。有名的如内城北训的十刹海,外城南部的陶然亭,天坛,先农坛等等,都以时间来不及,只好俟之他日了。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底。

    作者简介:孔另境(1904-1972)现代作家、教授。笔名东方曦等。浙江桐乡县人。192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文系。1928年开始写作。1932年至1933年出版有散文小说集《斧声集》、《秋窗集》。1936年出版有《中国小说史料》、《当代文人尺牍钞》等。1946年为大地出版社主编《新文学丛刊》,为春明书店主编《今文学丛刊》,著有小说散文集《庸园集》等。解放后任山东齐鲁大学中文教授、春明出版社总编辑等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