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之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零三三章
    李枭并没有答应李麟的要求,虽然***出身克勒格。但特务头子这个名号,实在不怎么好听。

    归根结底,还是夹袋里面的人才有限。

    大明泱泱大国,从不缺少人才。

    可惜!

    真正的人才培养工程,其实是从李枭开始的。

    在朱家人还是皇帝的时候,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读书的。绝大多数的村子里面,几十年才能出一个秀才。

    读书是奢侈品,老百姓根本没机会接触。

    即便是今天的大明,李枭如此的推崇知识。在大明大肆扩建学校,不但不收学杂费和书本费,而且中午还供孩子们吃一顿饭。

    即便如此,小学教育也只能在北方省份大规模推行。而南方省份里面,除了江浙之外。大多数省份也只有省会城市的孩子,才能够有学上。

    没办法,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想要消灭文盲,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按照大明的人口规模和基数,李枭觉得没有三十年是不大可能消灭文盲的。

    其实这也是一个人口自然更迭的过程,曾经效仿明军里面办过的识字班,派出人手去农村和城市里面,教授那些村民识字。。

    可理想分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农民更加重视地里的庄稼是否能够茁壮成长,对于识字这东西却毫不关心。

    每天被村长逼着来识字班上课的时候,就是一天之中最大的扯淡大会。

    老师在上面说,村里人在下面聊天。

    现场热闹非凡,堪称成果喜人。可到了考核的日子,绝大多数人只认识一二三。

    就这三个字,还是村长逼着认识的。如果认不出来,今年的租子多交两成。

    试验了一下之后,李枭无奈的放弃了强行提高识字率的做法。

    这跟太祖他老人家搞的***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农民们不是不识字,他们的压根不想识字。

    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理的庄稼。邻村的姑娘,山上的野鸡兔子,林子里的蘑菇竹笋。

    这些东西才是他们喜欢的,也跟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书本上的文字,他们天然认为很遥远。人对遥不可及的东西,最开始可能会很羡慕。

    可羡慕羡慕,羡慕的久了,知道自己得不到,也就不羡慕了。

    而后就是疏远,最后变得没有任何欲望。

    知识这东西作为统治阶级的专属产品已经几千年,惯性之强大,绝对不是李枭短时间之内能够改变的。

    小学已经有了毕业生,除了个中佼佼者去上了中学。剩下的,全都被各个工厂给招了去。

    这年月,招学生工不像是招普通工人。那基本上是去学校抢!

    每个毕业的孩子,都会被工厂以比普通工人高三成的工钱招走。

    或许,这也是城市里面的人现在越来越喜欢读书识字的原因。

    李枭思考了三天,决定把远在新家坡的孙元化召回来。不是他不想再考虑下去,而是实在被每天山一样多的奏章烦得不要不要的。

    有些官员,实在是没事找抽型的。金水河疏通河道这样的事情,都得上一个奏章专门说明一下重要性。

    李枭每天看完这些东西,都是头昏脑涨。

    实在坚持不住了,只能先把孙元化召回来先帮忙处置再说。如果老孙干得好,那就让他干两年。

    这老家伙,用了十年时间把一个新家坡修建成了大明在最南端的门户!

    这些年,替大明抵挡了多少明里暗里的渗透。

    论起资历来,人家好歹也在十几年前就是登莱巡抚。而且,这老家伙忠诚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至少,李枭对于孙元化是比较放心的那波人。

    当然,大明有这个资历的人不止孙元化一个。还有一个西北总督孙传庭,比起孙元化来说资历更加老一些。

    而且在西北总督的位置上,也干了十年有余。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