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散文集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高山氤氲(2/2)
    “this not through envy of thy happy lot,but being too happy in thy happiness.”

    曼殊斐儿音声之美,又是一个miracle一个个音符从她脆弱的声带里颤动出来,都在我习于尘俗的耳中,启示一种神奇的意境。仿佛蔚蓝的天空中一颗一颗的明星先后涌现。像听音乐似的,虽则明明你一生从不曾听过,但你总觉得好像曾经闻到过的也许在梦里,也许在前生。她的,不仅引起你听觉的美感,而竟似直达你的心灵底里,抚摩你蕴而不宣的苦痛,温和你半僵的希望,洗涤你窒碍性灵的俗累,增加你精神快乐的情调;仿佛凑住你灵魂的耳畔私语你平日所冥想不得的仙界消息。

    我便此时回想,还不禁内动感激的悲慨。几于零泪;她是去了,她的音声笑貌也似蜃彩似的一翳不再,我只能学abt vogler之自慰,虔信:one forth,but each survives for themelodies h that he heard it once;son,s!”她问我译过没有,她再三劝我应得试试,她以为中国诗只有中国人能译得好的。

    她又问我是否也是写小说的,她又殷劝问中国顶喜欢契高夫的哪几篇,译得怎么样,此外谁最有影响。

    她问我最喜读哪几家小说,哈代、康拉德,她的眉梢耸了一耸笑道——“isn‘t it!o back to the old masters for good literature the real thing!”

    她问我回中国去打算怎么样,她希望我不进政治,她愤愤的说现代政治的世界,不论哪一国,只是一乱堆的残暴,和罪恶。

    后来说起她自己的著作。我说她的太是纯粹的艺术,恐怕一般人反而不认识,她说:“that‘s just it.then of course,popularity is never the thing for us.”

    我说我以后也许有机会试翻她的小说,很愿意先得作者本人的许可。他很高兴的说她当然愿意,就怕她的著作不值得翻译的劳力。

    她盼望我早日回欧洲,将来如到瑞士再去找她,她说怎样的爱瑞士风景,琴妮湖怎样的妩媚,我那时就仿佛在湖心柔波间与她荡舟玩景:clear,placid leman!

    ……thy soft murmuring sounds shts should ever have been so moved……lord byron我当时就满口的答应,说将来回欧一定到瑞士去访她。

    末了我说恐怕她已经倦了,深恨与她相见之晚,但盼望将来还有再见的机会,她送我到房门口,与我很诚挚地握别……

    将近一月前,我得到消息说曼殊斐儿已经在法国的芳丹卜罗去世,这一篇文字,我早已想写出来,但始终为笔懒,延到如今,岂知如今却变了她的祭文!下面附的一首诗也许表现我的悲感更亲切些。

    哀曼殊斐儿

    我昨夜梦入幽谷,听子规在百合丛中泣血,我昨夜梦登高峰,见一颗光明泪自天坠落。罗马西郊有座墓园,芝罗兰静掩着客殇的诗骸;百年后海岱士(hades)黑辇之轮。又喧响于芳丹卜罗榆青之间。说宇宙是无情的机械,为甚明灯似的理想闪耀在前;说造化是真善美之创现,为甚五彩虹不常住天边?我与你虽仅一度相见——但那二十分不死的时间!谁能信你那仙姿灵态,竟已朝露似的永别人间?非也!生命只是个实体的幻梦;美丽的灵魂,永承上帝的爱宠;三十年小住,只拟昙花之偶现,泪花里我想见你笑归仙宫。你记否伦敦约言,曼殊斐儿,今夏再于琴妮湖之边;琴妮湖(lake geneva)永抱着白朗矶(mount blanee)的雪影此日我怅望云天,泪下点点。我当年初临生命的消息,梦觉似骤感恋爱之庄严;生命的觉悟,是爱之成年,我今又因死而感生与恋之涯沿!同情是掼不破的纯晶,爱是实现生命之唯一途径;死是座伟秘的洪炉,此中凝炼万象所从来之神明。我哀思焉能电花似飞骋,感动你在天曼殊之灵?我酒泪向风中遥送,问何时能戡破生死之门?

    (原刊1923年5月《小说月报》第14卷第5号)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