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相关文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徐志摩与他爱过的三位女性(2/2)
    临死前的几年,徐志摩生活得非常狼狈。交际花出身的陆小曼挥霍无度,徐志摩只得应老友胡适之邀兼教于北大,挣些外快以贴补夫人的花销。为了省钱,他托朋友搞到了一张邮政飞机的免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飞来飞去。

    其实,1931年11月19日这天,徐志摩在北京本来是没有课的,但,此晚林徽音要在北京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的建筑艺术,徐志摩非要去捧场不可,这才登上了南京飞往北京的济南号邮政飞机。结果飞机遇雾,失事身亡。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徐志摩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也是由林徽音的恋情引发而起的。他在《猛虎集·序》中谈到自己的写诗经历时说:“整10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又说,这个时期“我的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感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这篇序文是1931年写的,整10年前正是徐和林在伦敦热恋的时节。

    对徐志摩影响甚大的是陆小曼。陆小曼,名眉,江苏常州人,卒业于北平法国圣心学堂。自幼聪慧活泼,中西文学根底扎实,又通音乐绘画,且有小说、剧本行世。其父陆宝早年留学日本,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长达20余年。小曼自幼在上海幼稚园度过,岁时方才随父到京。1920年由其父母选中王赓为婿。王赓曾留学于美国西点军校,和艾森豪威尔是同窗之友,就职于北平警察局。陆小曼生性活泼好动,其夫却严谨有度,不苟言笑,葆有军人之风。

    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平交际场相识大约在1924年冬或1925年春。这段时间正是林徽音芳心已定,徐志摩极度虚空之际。郁达夫说:“忠厚柔艳如小曼,热情诚挚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到宗法家风?当这事情正在北京的交际社会里成为话柄的时候,我就佩服志摩的纯真与小曼的勇敢。”后来几经波折,有情人终成眷属。顶有意思的是结婚大典,那真是旷古的“古怪婚礼”。他俩要请梁任公为他们证婚,梁公不肯,志摩坚持,任公答应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徐志摩应允。不想梁任公真的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得二人抬不起头来。“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举罢,徐志摩便携陆小曼匆匆南下,定居上海,过起了神仙一样的日子。

    有记载说,新婚后有一段时间徐志摩每天一大早要到花市上去买一束鲜花,献到他心爱妻子的床前。陆小曼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徐志摩便雇来厨师、车夫和女佣;陆小曼要去戏院演越剧,徐志摩非但陪同前往,兴致来了还粉墨登场,和夫人同唱一台戏;陆小曼长期生活无度和不加节制,造成“心口疼”,有人建议吸食“大烟”止疼,徐志摩也应允购置。

    小曼的挥霍无度,自然使志摩入不敷出,尤其是因为他离婚再娶,触怒父亲,断了经济的后援。徐志摩渐渐体味到了操持的艰难。他拼命地创作,教书,后来兼着几个大学的课仍然无法补足家用,甚至靠借贷度日。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结合无疑是悲剧。徐志摩的单纯、浪漫、不擅驾驭,陆小曼一味的任性无度与风流,使他们的合欢不能久长。有意味的是,徐志摩的遇难,敲醒了陆小曼的灵魂。尤其给志摩沉重一击的是,小曼认识了一个名叫翁瑞午的越剧小生,两个人如胶似漆,整日在烟榻上浑浑噩噩地吸。徐志摩多次耐心规劝,小曼非但不改,反而大吵大闹。自此,戒了烟瘾,逐了翁瑞午,青灯守节,闭门思过,潜心搜罗志摩的诗文,后来编成《徐志摩全集》。全集的跋《编就遗文答君心》一文,也可看到陆小曼的悔恨之情。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