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百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风里百合 第一章
    中环。

    香港繁忙的中心地区,银行的集中地,各大公司林立,是香港的经济枢纽。

    每天,有数不清的男男女女在这儿工作,在这儿进出,在这儿活动,虽然各人的能力、学历、背景不同,但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地往他们的目标迈进,包括沈慧心。

    二十八岁的沈慧心已是一间公司的市场和营业理事,比经理还高一级。从二十二岁大学毕业人这公司的第一天起,她一直受到重视;由一个人事行政助理做起,六年来她步步高升,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没有受过任何挫折。公司里的人都在悄悄猜测,再过两年,山羊胡子经理退休后,方心大概就是他的接捧人吧?

    慧心,一个标准的职业妇女,我不愿说她是女强人,因为这三个字已经被人滥用了,阿猫阿狗也是女强人,就像会写字的女人都算才女一样。她漂亮但冷漠,她的美并不是由化妆品所描绘的,她的美在神韵,美在气质,美在港洒的举手投足之间。

    她的能力非常强,当然,在刚进公司时,去纽约受训半年,帮了她很大的忙。她是个绝对自信的人,即使在许多优秀的男同事中,她仍然是最出色的。工作时,她根本忘了自己是女性,她那份狠劲及那份干劲,使得许多男士都自叹不如。对事业,她是全神投入,全力以赴。

    像许多成功的现代女性一样,她是孤单、寂寞的,从没有异性出现在她身边,她凡乎对任何男士都不屑一顾;当然,等闲男人也不敢对她有所表示,因为,他们自惭形秽。能欣赏她的都是些出色、不凡、高品位的人,然而,即使是这些人,在她面前也难免碰钉子。

    沈慧心,她可是抱独身主义?

    没有人敢问她这问题,她已是一人之下的人物,在公司里,除了山羊胡子老总之外,她是最有权威的。她对公司的人一视同仁,是同事,是下属,却没有朋友——不!除了人事经理陈家瑞外。

    家瑞当然是朋友,除了他是慧心进人公司的第一个上司外,家瑞的太太李文珠又是她大学时代的同学,也是好朋友。文珠和家瑞结婚多半是因为她。若不是当年——啊!当年,时间飞快得令人无法相信,文珠的女儿已经两岁了,当年的往事只能尘封于记忆深处。

    刚开完业务会议,她回到办公室,桌上的内线电话即时响起,秘书天娜的声音愉快地传来,“沈小姐,陈先生电话——陈家瑞。”

    “我是慧心。”她接听着。刚才家瑞没参加会议。

    “慧心,一起午餐,文珠来了。”家瑞开朗地说:“还有,费烈也来了。”

    “一言为定。”慧心毫不考虑。“十二点半在文华二楼西餐厅,是吗?”

    “老地方。”家瑞说。“一起走过去?”

    “不,你先去,我十二点钟约了人。”她对人处事一向斩钉截铁,没有一丝感情的影子。“是广告公司新调到香港的理事,有点事要谈。”

    “不要和他一起人餐,我们约好了的。”家瑞说。

    “当然,中午见。”她放下电话。

    由于业务上的关系,她常接触到很多出色的男人,他们会跟她一起工作,一起午餐,但慧心划分得清楚,那是工作上的需要,她的心扉是完全封闭的。

    待会儿要见的是他们公司广告代理的负责人,加拿大调过来的。广告公司和他们公司一样,也是规模庞大的公司,不但代理他们香港的广告,甚至全世界都有这广告公司负责的业务。这人的名字叫李柏奕,中国人。中国人能打进这四

    a 广告公司的高阶层,并不是简单的事。

    刚才慧心和那李柏奕通过电话,在电话里实在听不出他是中国人,一口漂亮的英语,虽然不是牛津腔,却也无可挑剔。这李柏奕是怎样的男人?

    看看表,十二点差一分,秘书天娜敲门进来。

    “李柏奕先生到了。”天娜说。

    哦!真准时!

    慧心是在十二点整见到他的。十二点整。

    看见他的第一眼,慧心有丝震惊,这个外貌虽然陌生的漂亮男人,竟在举止、神韵间像极一个人,真的,像极一个人,那人——那人——

    “很高兴认识你,沈慧心。”李柏奕打断了她的思绪。“我们以后将有许多共事的日子。”

    “哦!是的。”慧心连忙收摄起心神,怎能想起那些早已逝去的往事?

    “李先生——是中国人?”

    “当然,我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柏奕微笑。这微笑——慧心用好大的力气才令自己的精神集中。“我们可以用国语交谈吗?”

    “啊

    ——国语,当然。”

    慧心立刻改用国语,两个中国人用英语对话,总是有点不对劲。

    “李先生不是广东人?”

    “浙江人。”李柏奕说:“你可以叫我名字。”

    “很奇怪,你说浙江人,”慧心笑,“通常浙江人土,甚至不是浙江人士都自称是上海人,这是香港对所有外省人士的通称——当然,福建人除外。”

    “那么你是上海人了?”柏奕笑。

    他有多大呢?三十四?三十六,不是不成熟的那一型,但看起来却是年轻的、稳重的。这点很难得,通常少年得志的人都有点浮躁。

    “你在加拿大念书?”她问。

    “是!我从小就住加拿大。”他说,难怪说得一口标准的英语。“读书、工作,然后调来香港。”

    “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她说。

    “一定的,我将在香港工作两年到四年,这是合约上签定的。”柏奕无论风度、气质都非常好,有一种——贵族风范,贵族!怎么会想到这两个奇怪的字眼?

    “你全家一起来?”她问。“找一天你们有空,我做东。请太太一起吃顿饭,好吗?”

    “我一个人来。”他笑得很专注——该说他凝望她的眼神很专注。

    “我还没有结婚。”

    “啊

    ——看我多糊涂。”她觉得不好意思,今天她怎么婆妈得厉害?和一个仍是陌生的工作伙伴谈什么他的在太!她从来不会这样的,她一怎么了?只因为他的神韵、举止像一个人?

    哎!那一个人

    ——是永世的遗憾吧!

    “别介意。我们一起午餐吧?”柏奕很亲切、随和地。“反正也到时候了。”

    “下次吧!中午我约了人,是几个老朋友。”她摇摇头。“反正我们见面的机会很多。”

    “ok!一言为定。”他站起来。“我的礼貌拜访也该结束了。很高兴你能讲国语,来香港的日子简直闷坏了,对不会讲国语的人,只得说英语,很难受。”

    “我们有很多讲国语的机会。”她伸手给他,他用力一握。

    握手重的人重感情、较真诚,是吗?

    李柏奕走后,蕙心匆匆赶到文华二楼。

    这是她熟悉的老地方,以前他们一伙人总是聚在这儿;文珠、费烈、慧心、家瑞,还有——还有——慧心的心中一阵疼痛,脸色也变了。事情虽然已过了五年,但每次触及,她的心还是痛得难以忍受!

    远远看见文珠和费烈坐在那儿,家瑞还没到。

    “早知家瑞没来,就找他一起来了。”慧心说。

    “他临时要见一个人,马上就来了。”婚后的文珠还是老样子,但加添了一抹成熟和稳重。

    是婚姻令人成熟、稳重的,是吧?

    “好吗?费烈,这一阵子完全没有你的消息。”慧心望着他。老朋友见面总是感到分外亲切。

    “到欧洲去了一个月。”费烈微笑。他永远这么温文儒雅,这剑桥毕业生有他特别的修养。

    欧洲。

    慧心强忍着心中的那丝疼痛,欧洲,比利时

    ——她永远逃不开记忆的。

    “公事?还是度假?”她勉强问。

    “当然是公事,我今年忙得很,恐伯很难抽出时间去度假。”费烈说:“你们去哪里,就不必把我算上了。”

    “我也忙,也不打算往外跑。”慧心说。

    “我更不行,难道拖着两岁的女儿一起去?放她在香港,我又不放心。”文珠说。

    “最喜欢东奔西跑的人也被人锁住了。”费烈笑,“母爱真伟大。”

    “不许说风凉话。”文珠对费烈还是很霸道,这个表哥对表妹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是事实,哪儿是风凉话呢?”费烈说。

    这时,家瑞从门边匆匆进来,坐在文珠身旁。

    “有个应征工作的人来早了,约他两点,他十二点就来了。也好,免得我还要匆匆赶回去。”家瑞说。

    家瑞,还是那副沉稳、老实样,很可靠的一个男人,也是个标准的好丈夫。

    “谈妥没有?”文珠望着丈夫。

    “普通职员,也不须太挑剔。”家瑞说。“慧心,你要见的人是谁?见过了吗?”

    “李柏奕,广告公司新调来的负责人。”慧心淡淡地。

    “中国人?这很难得。”家瑞说。

    “不要小看中国人,我们哪一点不如别人?”文珠说。“还有,慧心两年后说不定就是你们公司的女老总,真正的女强人——不,不,女中丈夫。”

    文珠的话把他们都惹笑了。

    随即,大家各自叫了食物

    ——中午的时间宝贵,他们还得赶回办公室。

    “费烈,在欧洲有什么新奇的事?”文珠问。

    “欧洲对我来说和香港一样熟,没有新奇的事。”费烈摇摇头。“而且,我只是去办公事。”

    “有没有见到斯年?”文珠话一出口,她就知道讲错了,她忘了身旁的慧心。

    慧心力持镇定,但仍变了脸色。

    斯年,斯年!傅斯年,她怎能忘了这个人、这个名字?忘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忘了他穿神父长袍的模样?斯年,让她心中永远悔恨着。

    “没有。”费烈好心地,他不敢看慧心。“我没有去比利时,只打了一通电话。”

    “找到他了吗?”文珠偷看慧心。

    “他正在替人

    ‘告解’,不能听电话。”费烈说。

    文珠轻轻叹息,斯年做了神父,是她最不能释然的事,但,她又无能为力。

    “真是莫名其妙,我完全不能把斯年和神父联想在一起。”她哺哺骂着:“斯年太固执,太钻牛角尖了。”

    “不能这么说,他有自己的想法。”家瑞阻止文珠再说下去。“你不是他。”

    “是,上次他给我写信,说他心情平静而快乐。”费烈说:“虽然这事很遗憾,但他平静、快乐,也就够了。”

    提起斯年,大家都无话可说,只有无限烯嘘。当年的好友、当年香港最出色的王老五,当年教慧心付出全部感情的男人——他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慧心,斯年送给你的

    ‘悠然草’呢?还在不在?”文珠忽然想起。“你说要移植香港的。”

    “在,当然还在。它

    ——欣欣向荣,”慧心勉强抑制住心中的千头万绪,“已经从一盆变成几十盆了。”

    “那不正像斯年在比利时教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文珠开心地叫。对她来说,没有永驻的哀愁。

    “一个哈佛的

    mba 教中学生实在是浪费。”家瑞说。

    “这是斯年的选择,他快乐就行了。”慧心说。终于说了斯年的名字。

    斯年。

    “是!我们该尊重他的选择。”费烈也认真的说。

    “但是斯年完全不尊重他的朋友。”文珠说。

    “文珠。”家瑞温和地制止。

    文珠果然不语,还是家瑞对她有办法。

    于是,几个老朋友开始进食,不再谈斯年,许多话题也没再扯出来,但

    ——在这文华二楼,这是斯年往日午餐的地方,他——他的气息仍在,他的人也似乎就在附近,在每一个朋友的心中。

    “慧心,斯年之后,你真不打算再接受其他男孩子?”文珠第一发抱。

    “我

    ——没有拒绝过。”慧心微微皱眉。

    “没有才怪!你不给任何人机会。”文珠不以为然。“其实,你是不给自己机会。”

    “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素心微笑。

    “不要这样,斯年不是全世界推一的好男人。”文珠是藏不住话的。“你为什么不再试试?”

    “我该怎么说话?”慧心耸耸肩。“我心中巳容纳不下什么了,我只有工作。”

    “难道除却巫山真的不是云?”文珠叫。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她摇摇头。

    “你太固执,和斯年一样固执,一样钻牛角尖。”文珠哇啦哇啦地把不满全抖了出来。“虽然,我们该尊重你们的选择,但我可以告诉你,我不喜欢你们这样。”

    “事情已经变成这样,我也

    ——无能为力。”慧心垂下头。

    “我很感谢你的一番好意,文珠。”

    “天下会不会有第二个傅斯年?”文珠半开玩笑。

    “其实

    ——我喜欢目前的生活,宁静、独立。”慧心说:

    “我觉得很充实。”

    “你没说真话。”文珠一针见血。“我不相信工作之余你不会寂寞,不感到孤单。”

    “也许有时会,但

    ——感觉并不强烈。”慧心笑。

    “我大概天生是冷血,斯年骂过的。”

    “你的血,因斯年而冷。”文珠也笑了。“他骂你冷血是气极了,他心里明白你对他的感情。”

    “我的感情早已麻木、僵硬了。”慧心说。

    “不要说得太早,你才二十八岁,最好的黄金年华。”文珠说:“说不定会碰到一个比斯年更好的男士。”

    慧心皱眉。

    “还有比斯年更好的?我不以为。”她摇头。

    “这话你为什么不早在斯年做神父之前讲?”文珠说。

    “所以

    ——我才惩罚自己。”慧心黯然。

    “失去了斯年,我也不再给自己机会。”

    “慧心

    ——”文珠动容。

    “沈小姐,”有个男人走过来,“原来你也在这儿午

    餐。”

    李柏奕,这个神韵、动作、气质都像斯年的人。

    “啊!是你。”

    慧心替他们介绍。

    寒喧一阵,柏奕便回到了他的座位。

    “他

    ——有些地方像极了斯年。”文珠第一个叫。

    “我也这么觉得。”费烈、家瑞异口同声。

    李柏奕,是天意吗?

    慧心每天自己开车上班。

    她的车是

    bmw 五.二,很适合女性开的一种车,不太大,性能好,是德国车,安全性也高。

    她曾经为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费伤神,当然,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那时她刚开始工作,薪水不太多,为了避开中环爆炸性的人潮,她把大部分薪水都用在文华二楼的午餐上,也就在那时,斯年进人了她的生命。唉!又是斯年,那是她即使再活一次也遗憾不完的事,斯年。

    斯年当年开的是奔驰四五零银灰色的跑车,每天在她下班时总是等在大厦外面,不管后面的车大排长龙,宁愿被人骂死,也要等到慧心出来。

    当年的她,骄傲且事业心重,一次又一次拒绝斯年,也只有斯年才那么有恒心,他说要纠缠慧心一辈子。他说永不放过她——但如今,她仍在香港工作,斯年和斯年的奔驰四五

    〇跑车却已变成记忆深处水难磨灭的印痕了。

    在大厦停车场停好车,她走进大厦。

    她是幸运的,在中环停车之困难人所共知,公司却在大厦里有四个车位,老总给了她一个,山羊胡子对她真是无话可说,否则每天光找车位就不必上班了。

    门口接待处的小姐对她说

    “早”,又露出一抹平日没见过的特别笑容,十几二十岁的女孩总是这样的,老有数不清的古灵精怪的念头。

    慧心只有二十八岁,却心如止水。

    秘书也说早,笑容里有丝古怪。为什么?今天她穿的衣服不妥?她的淡妆有问团?

    以前慧心是从不化妆的,自从做了老总副手之后,她要接触很多人:客户、广告商、公关,还要参加更多的应酬,不化妆有点不礼貌,所以她为自己加了层淡妆。除了礼貌,她也提醒自己,昨日的沈慧心已死,今天该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

    既然没有抓住爱情,就让她把全副精神放在事业上,这是

    ——无可选择,也无可奈何的事。

    她坐下来,想起哈佛讲师朗尼,他已是哈佛的名教授了。除了平日教课外,假期中他仍替美国许多大公司开讲习班,帮助有潜力的职员进修。

    朗尼仍时有短信、问侯卡寄来,不过六年了,他们没有见面。当年的尼曾引起斯年的误会,虽然她问心无愧,但遗憾还是造成了。

    ××××××××××

    桌上有一盒花

    ——啊!一盒花?谁送的?顺手拿起抵,细长的透明胶盒里放着一朵雪白的百合,用浅黄色的线布扎起来,百合——她急切地想看送花人的名字,卡片上写着:“希望这是友谊的开始,李柏奕。”

    李柏奕?哦!原来是他。这就是门口接待小姐和秘书笑得特别的原因,是不是?拒男人于千里之外的沈慧心又有人送花?

    又有人

    ——当年斯年是送过的,哎!又是斯年,她是永远也不会忘了这个人、这个名字——斯年。

    这李柏奕倒是个坐言起行的人,昨天才认识,今天就开始送花,慧心的心里只有阵阵难以形容的感觉,倒不是又有人送花,而是——柏奕的神态、气质是那样像斯年,连昨天在文华一起午餐的费烈、文珠都这么说。

    心情很好

    ——倒不是因为花。

    她开始工作,她一工作起来就是全神贯注,直到十点半,秘书才送进来今天的第一批信件。

    “有一封是私人的。”秘书把一封信抽出来。

    慧心接过来一看,是朗尼的信,大概又是问候卡之类的吧!

    朗尼早该对她死心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