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何处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3.浮世的悲欢(2/2)
    她的文章在上海的文坛上噼噼啪啪地开出一路热烈的鲜花,那么的沧凉而又哀感顽艳,人们惊喜的喝彩声越来越高时,张爱玲没有狂喜,她早已清楚地感觉到这个时代毁灭前的惘惘的危胁了,只不过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所以她发疯似地催着自己“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倾城之恋》中有一段话: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

    柯灵说,如果不嫌拟于不伦,只要把其中的“香港”改为“上海”,“流苏”改为“张爱玲”,简直是天造地设。是的,上海的陷落成全了张爱玲。

    (19)五四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传统中没有她,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的传统中也没有她;抗战文学的传统中还没有她。在新文学史上她入不了任何一个流派,也归不了任何一个队伍,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只有上海的陷落,才给她机会。假如不是历史的阴差阳错,就不可能有“张爱玲”的出现。她是个独行者,如此乱世成全了她,江山不幸才人幸,究竟是幸运,还是悲哀,真是难说!

    注释:

    ①③(16)(19)柯灵《遥寄张爱玲》。

    ②张爱玲《<张看>自序》。④林以亮《私语张爱玲》。

    ⑤《海报》平襟亚署名秋翁。此处转引自《语林》1卷2期,1945年1月25日出版。

    ⑥郑逸梅《文苑花絮》。⑦张爱玲《<传奇>再版序》。

    ⑧见水晶《蝉——夜访张爱玲》及张爱玲《气短情长及其他》诸篇。

    ⑨张爱玲《“卷首玉照”及其他》。

    ⑩见《女作家座谈会》,1944年《杂志》13卷1期。

    (11)见《苏青张爱玲对诙录》,1945年《杂志》14卷6期。

    (12)《崔承禧与上海女作家聚谈》。

    (13)见《传奇集评茶会》,1944年9月《杂志》13卷6期。

    (14)张爱玲《我看苏青》。

    (15)潘柳黛《记张爱玲》。

    (17)炎樱《一封信》,引自《贵族才女张爱玲》萧南选编,四川文艺出版社。

    (18)《纳凉会记》,1945年8月《杂志》15卷5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