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文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偶感(选录)
    李守常①君于四月二十八日被执行死刑了。李君以身殉主义,当然没有什么悔恨,但是在与他有点戚谊乡谊世谊的人总不免感到一种哀痛,特别是关于他的遗族的困穷,如有些报纸上所述,就是不相识的人看了也要悲感。--所可异者,李君据说是要共什么的首领,而其身后萧条乃若此,与毕庶澄马文龙之拥有数十百万者有月鳖之殊,此岂非世间之奇事与哑谜欤?

    同处死刑之二十人中还有张挹兰君一人也是我所知道的。在她被捕前半个月,曾来见过我一次,又写一封信来过,叫我为《妇女之友》做篇文章,到女师大的纪念会去演说,现在想起来真是抱歉,因为忙一点的缘故这两件事我都没有办到。她是国民党职员还是员,她有没有该死的

    ①李守常,即李大钊,字守常(1889一1927),河北乐亭人,1918年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与周作人同事。参加《新青年》编辑,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周作人亦是《新青年》与《每周评论》主要撰稿人,李大钊是周作人所倡导的“新村运动”的主要支持者之一。1927年4月28日李大例被奉系军阀杀害,周作人曾掩护李大钊长子李葆华,并长期照顾其家属。罪,这些问题现在可以不谈,但这总是真的,她是已被绞决了,抛弃了她的老母。张君还有两个兄弟,可以侍奉老母,这似乎可以不必多虑,而且--老母已是高年了(恕我忍心害理他说一句老实话),在世之日有限,这个悲痛也不会久担受,况且从洪杨以来老人经过的事情也很多了,知道在中国是什么事都会有的,或者她已有练就的坚忍的精神足以接受这种苦难了吧?

    (附记)

    我记起两本小说来,一篇是安特来夫的《七个绞犯的故事》,一篇是梭罗古勃的《老屋》。但是虽然记起却并不赶紧拿来看,因为我没有这勇气,有一本书也被人家借去了。

    十六年五月三日

    二

    报载王静庵①君投昆明湖死了。一个人愿意不愿意生活全是他的自由,我们不能加以什么褒贬,虽然我们觉得王君这死在中国幼稚的学术界上是一件极可惜的事。      ①王静庵即王国继(1877一1927),字簿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学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