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揖:“芷兰不必多礼。”
因为戴着围帽,芷兰便大胆地抬头看着贾谊:“太傅和殿下刚从城外回来?”
刘揖则回头看着贾谊:“太傅陪小王到城外转了转。”
贾谊说着话从车上跳下,欣赏又略带讥讽地对这芷兰说:“芷兰小姐今天这身行头,真的好淑女。”
芷兰竟少有的有些羞涩:“偶而为之,让太傅见笑了!”
刘揖则显出几分孩子气:“芷兰姐姐,别看你挂着面纱,小王还是一眼就看出是你来了!”
芷兰朝刘揖一拱手:“王爷殿下如此称呼真是折煞臣女了。”
刘揖:“快别如此说,小王来梁国就感觉同樊爱卿一家很是投缘,若从年龄论,芷兰当是长姐的。”
芷兰摆手:“臣女不敢高攀。”
刘揖:“快别这么生分,小王早在代国也是随意惯了的,后来进了长安,到了长乐宫里,才感觉拘束了许多,这回被父皇封到梁国,远离长安,就像回到童年时的代国一样,无拘无束,我想大家也都不拘束、随意些才好。”
芷兰屈膝行礼:“芷兰谨遵殿下钧旨。”
贾谊岔开话题,问芷兰道:“你们在这里是要做什么?”
芷兰有点支吾:“哦,我……”忽儿转移话题:“太傅做什么呢?”
贾谊:“哦,本太傅刚才在跟殿下说起学骑马的事。”
芷兰歪着头:“臣女看殿下乘车就极好的,为什么还要学骑马呢?”
刘揖一本正经:“梁国很大的,光是大小郡县就有二十多个,往东往北面还有些山路,车子走不到的。”
芷兰瞧着贾谊,佯做嗔怪:“走不到就不去嘛!咱们王爷年纪还……不大。”
贾谊笑着摇头:“本太傅也这么说,可是殿下是一定要把整个梁国所有郡县都走上一遍的。”
芷兰看着刘揖:“王爷,是吗?”
芷兰盯着刘揖,眼神里有些欣赏与赞许的神色。
贾谊:“今年旱情严重,边界地儿有几处,地里庄稼几乎没有收成,殿下这两天急得不行,要亲自去边地赈灾发粮呢!”
芷兰:“赈灾是朝廷的事,太傅和王爷不必太辛苦自己才好。”
刘揖一脸庄重:“朝廷的事就是小王的事,皇上让小王来这里做这个梁王,小王就要为梁国的子民做主,无论丰年灾年,小王都不许饿死一个百姓!太傅常教导小王,为人君者敬士爱民,以终其身。”
芷兰吃惊地望着刘揖,目光里不禁流露出敬重之意。
说着话,贾谊已经重新上到车上,示意车夫继续前行,并向芷兰招了招手:“芷兰小姐,告辞!”
芷兰施礼:“殿下和太傅慢走。”
车夫扬了扬手中的马鞭,刘揖亦朝芷兰扬了扬手,示意告辞,然后放下车帘。
车子拉着刘揖和贾谊在街头渐行渐远……
芷兰远远看着他们的背影,自言自语:“都说当今圣上偏爱这个小儿子,难怪了,年纪这么小,就有这样的志向,长大以后一定是位有作为的仁义藩王,只可惜……如果天下所有的官府衙门都能像这梁王和贾太傅这样就好了。”
莲儿先前一直站在不远处看着芷兰和刘揖、贾谊说话,这会儿见他们走了,方走过来。
莲儿:“人都走远了。”
芷兰回头看了莲儿一眼,回过神来:“我们也回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