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宝宝心理疾病与行为障碍的家庭护理(1)
心理性疾病在婴幼儿期不大多见,但如果父母照顾不周,或给宝宝的爱太少,也会导致宝宝心理疾病或行为障碍。可以说,父母的爱是宝宝健康成长的最佳营养素。
遗 尿 症
导致宝宝遗尿症的原因
宝宝3岁以后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觉中醒来而自觉排尿,称为原发性遗尿症。有些宝宝2~3岁已能控制排尿,至4~5岁以后又出现夜间遗尿,称为继发性遗尿症。
宝宝遗尿症绝大部分是功能性的,与宝宝大脑皮质调节功能失调有关,常见原因有突受惊吓、过度疲劳、生活环境改变、失去父母照顾或不正确的教养习惯等。
少部分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如男孩的包茎、女孩的炎、蛲虫病、隐性脊柱裂、大脑发育不全等,个别病例有家族遗传倾向。
宝宝遗尿症的表现
遗尿可隔数天发生一次,或一夜数次,多发生在上半夜,并常在固定时间,尿后能继续熟睡,遗尿可持续到性成熟期消失。化验尿常规正常。
最佳预防措施
◆ 每天午睡1~2小时,避免夜间睡眠较深。
◆ 夜间提前叫醒宝宝排尿。
◆ 晚餐中减少盐量,少喝水。
◆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橘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家庭护理要点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白天避免过度疲劳,睡前少饮水,夜间提前叫醒排尿,改变不良习惯等。
◆ 消除诱发因素,治疗包茎、炎、蛲虫病等疾病。
◆ 父母应鼓励和安慰宝宝,减轻宝宝的心理负担,切忌打骂和责罚宝宝。
◆ 口服药物治疗,遵医嘱可睡前服用去氨加压素,使尿液生成
减少。
◆ 配合中药治疗,遗尿症多由于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所致,治疗可采用补肾缩尿的方法。
◆ 至于一些由于器质性疾病如脊柱裂等所引起的遗尿症,则应该请医生给予治疗。
孤 僻 症
导致宝宝孤僻症的原因
孤僻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于宝宝出生后及2岁半之间。通常患病的男孩较女孩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