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常见病防治百科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篇 宝宝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家庭护理(3)
    第五篇 宝宝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家庭护理(3)

    皮肤。

    出疹时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加重,并可出现呕吐,腹泻,舌、红肿,颈淋巴结肿大,咳嗽频繁,双眼结膜红肿畏光,患儿还可出现嗜睡等。

    由于个体差异,宝宝得麻疹后的表现也不一样。

    ◆  轻型麻疹:常见于接种过疫苗的患儿。其表现为体温不高、上呼吸道症状轻、柯氏斑不明显、皮疹稀疏、色淡、无色素沉着、并发症少。

    ◆  重型麻疹:多见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或本身有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不退、神志障碍、抽搐、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出血性皮疹或休克等。

    最佳预防措施

    宝宝自出生后6个月即有被感染的机会,应避免与麻疹患者接触,定时预防接种。

    如果与麻疹患者已有接触,而且处于潜伏期的话,再使用麻疹疫苗是完全无效的,此时可使用血清球蛋白,因其中含有浓缩的免疫抗体,只要是在感染后6~7天使用,就能有效地控制发病,减轻病情,有时甚至可完全预防。

    接触麻疹而未出过麻疹的宝宝应观察3周。

    家庭护理要点

    ◆  早诊断,早隔离,预防发生并发症。宝宝患上麻疹后要立即进行隔离,直至全部结痂,才能解除隔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