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父母是宝宝的最好家庭医生(14)
如何早期发现孩子生病的征兆
观察大便辨疾病
新生儿大便的颜色、形状,能反映出营养问题和一些疾病,父母只要细致观察,就可以了解宝宝的消化是否正常。从新生儿的大便辨别疾病,要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和气味。
◆ 若宝宝出生10小时后不排泄胎便,应检查一下是否患先天性闭锁或其他肛肠疾病。
◆ 如大便次数多,绿色稀水样带有透明丝状黏液,这是宝宝饥饿的表现。
◆ 大便呈稀水样或鸡蛋汤样,或有黏液或泡沫,有腥臭味,这可能是小儿腹泻。
◆ 大便次数减少,排便时宝宝哭闹、费劲,粪便干、硬,甚至表面带血,多发生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这是因为食蛋白质较多,或小儿肠蠕动弱所致便秘。
◆ 大便为白陶土样,提示新生儿患有胆道疾病。
◆ 大便为黑色柏油样,可能有上消化道出血。
◆ 红色大便,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
◆ 果酱样大便,可能是肠套叠。
◆ 高粱米水样便,可能是坏死性肠炎。
◆ 大便若为蛋清样伴有黏液、脓血,这是痢疾。
新生儿出现以上不正常的大便,要马上去医院诊治,切不可
耽误。
哭闹声中辨疾病
哭是新生儿表达要求的唯一方式。因新生儿不会说话,如身体不适、患病、饥饿、疼痛或不良刺激时,就会用哭声来告诉大人。当父母的应学会识别新生儿的哭声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
非正常的啼哭,常常是哭闹不安,而带痛苦表情。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