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父母是宝宝的最好家庭医生(12)
⑶无菌性脓肿
是由于吸附剂(氢氧化铝或磷酸铝)未被完全吸收,或接种部位不准,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液化而形成的。一般出现在接种后24~48小时。这种情况要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⑷血管神经性水肿
个别宝宝在接种后1~2天内,注射部位红肿范围加大,皮肤发亮,重者水肿可扩大至整个上臂及手腕。这种情况采取局部热敷、口服抗过敏药物即可好转。
⑸接种后全身感染
免疫缺陷的宝宝常出现这种情况。注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或输血即可好转。
怎样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反应
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是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的,但是由于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反应。主要的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过敏反应也是很少的。
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宝宝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进行。
打预防针前做好宝宝的思想工作,让勇敢的宝宝先打,以消除胆宝宝的紧张害怕心理。
宝宝打预防针后要注意护理
◆ 打针后2~3天内应好好休息,不要跑跳过多,避免剧烈
活动。
◆ 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不要用手搔抓。
◆ 接种当天禁止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 多喝开水。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 父母随时观察宝宝接种后的反应。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