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的方法其实很早就出现了。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人们在解释字的写法时就使用到了拆字。例如孔子说“一贯三为王”,《左传》记载“止戈为武”,《韩非子》记载“背私谓之公”。古人们拆字来解释字的写法,也就成为拆字的最初形式。
其实,拆字作为一种迷信行为,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在《后汉书》中记载:“郭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失禾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汉代末年,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谣中的“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就是“卓”字,整体的意思就是说汉献帝时的奸相董卓没有好下场。由此看出,当时民间的一些文人也常常拆字取乐。
后来的几个朝代,拆字广泛被用于占卜,出现了很多职业的“测字先生”。他们拆字的方法是,先让测字的人随便写一个字,然后将这个字拆成几个字,根据结果来判断人事的因果,预言吉凶祸福。
到了宋元的时候,拆字逐渐成为文人学士中的一种文字游戏,叫做“拆白道字”。最常玩的就是把一个字拆开之后,演化成一句话,甚至是一首诗或词。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有一首《两同心》的词,里面有一句“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挑心”。这句话中暗含深意,“女边着子”就是一个“好”,而“门里挑心”是一个“闷”。这句话暗含的意思就是“好闷”。这种拆字的运用十分巧妙,反映出当时文人对拆字钟爱。除此之外,这时候的文人还将拆字用在撰联、隐语、制谜、酒令等。
宋元之后,拆字一方面作为迷信继续在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则被文人们当做游戏进行娱乐或进行创作。
古代拆字趣闻
杨修识曹操丧命
据说三国时期,曹操有个手下叫杨修,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一次,曹操让人建了一座花园。完工时,曹操看到花园之后便在大门上写一个“活”字。人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有杨修除外。杨修说:“在门里写上‘活’字不就是‘阔’吗?丞相是嫌这门太大了。”于是人们重新改造了园门。曹操再来的时候,知道是杨修猜透了他的意思,于是就对杨修产生了猜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