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比从前孤独了吗
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被无数驴友奉为旅游圣经。几十年来,《在路上》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何以如此受欢迎?实际上,在几十年前的凯鲁亚克就已经道出了人与人内心的孤独,触发了人们的神经。
凯鲁亚克写的是工业时代的孤独:每一个城市市民的孤独,面无表情的孤独,无动于衷的孤独,而贫富悬殊的强烈对比,使擦肩而过的人群格外冷漠。现代生活产生的挫折感使人们摈弃了一切的幻想,所有诗的韵律都被压缩在了一个个狭小的空间,听起来更像是发动机的节奏。在他笔下,工业化社会中“单面人”的生活使每个人都如机械一般准确:码头、酒吧、货栈、铁路、轮船,如传送带一样,将每个人的一生从头到尾连接了起来。
首先,我们先弄清楚孤独和寂寞究竟有什么区别。著名学者周国平曾讲了这样一段话,对于孤独与寂寞的区分是比较清晰的:“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
所以,孤独是心理层面的,而寂寞是感受层面的。孤独是一种寂寞,但寂寞并不是孤独。孤独是渴望理解和认同,而寂寞通常是无聊和空虚。
新时代的孤独有着一些新特点。
第一,联系越紧越孤独。
美国社会学家200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1985年来在高科技推动下美国人越来越孤独了,他们的社交圈子在缩小。
大家都能切身感受到,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一种通讯工具像互联网这样为人们提供了广泛联系。我们却陷入这样的尴尬,或许我们与大洋彼岸的陌生人聊得海阔天空,却与隔壁的邻居形同路人;我们可以交上几百个网友,身边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推心置腹。
美国依然是宽带用户头号大国,2005年底的用户人数达4939万人,普及率为16.8%。然而,一个这样自由的信息王国同时也是孤独的现代城堡。一项针对美国人社会联系的调查报告表明:与20多年前相比,美国人的社会孤独感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他们无人可以相互倾诉。
研究显示,1985年以来,平均每个美国人有至少三个人对其吐露心声,但到2004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两个人。更严重的是,有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根本没有可信赖的密友,这比20年前高出一倍多。值得注意的是,超过50%的人把他们的伴侣视作唯一的倾诉对象。这比1985年翻了一番。虽然这预示着良好的家庭生活,但也意味着美国人的社会关系更加脆弱,如果他们的伴侣去世或婚姻破裂,他们将会经受致命打击。
第二,城市越发达越孤独。
据说,在网络的世界里,最孤独寂寞的灵魂在爱尔兰。世界最大网络搜索引擎公司google今年在对关键词搜索次数进行统计后发现,输入“lonely”(意为寂寞)次数最多的用户来自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而搜索“happiness”(幸福)次数最多的是新加坡用户。
这个结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爱尔兰曾经是欧盟中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却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创造了欧洲的经济奇迹,一跃成为仅次于卢森堡的第二富国。2004年,在《经济学家》杂志举办的“生活质量”评估中,爱尔兰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国家。然而,经济的蒸蒸日上、移民的蜂拥而至,却让这个国家多了更多的“网络独行者”。
人们逃离了“鸡犬相闻”的传统,钻进了钢筋水泥的都市文明,实际上已经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孤独。注重保护自我、保护的现代人也封闭了相互了解的窗户。人们警惕地盯视着一个向你发话的陌生人,亲自关上了重重的信任大门,也关上了走出孤独的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