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动脑筋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动脑筋

    周大厨家的周二,如今被苏油安排在了八公身边,照顾饮食。

    夏日里瓜菜异常丰富,因此席面开得特别合苏油的口味。

    苏油喜欢肉菜,却不好吃肉,每道肉菜必须荤素搭配,喜欢的多是肉边的配菜。

    比如回锅肉里的蒜苗,炒鸡丁里的黄瓜,凉拌肉里的笋丝,红烧肉里的菜干和芋艿……

    但是这些东西少了肉还不能成味,因此肉不能少,不过都是别人在抢。

    士林里边,将这作为苏少保雅致非常的一样证据——吃得起不吃,玩得起不玩,穿得起不穿——这叫但求适意,不拘于物。

    这的确也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不过外间纯属是误读了,苏油只是上一世留下的习惯而已。

    那一世,减肥,才是人们倍感痛苦的折磨。

    比如蒸蛋羹,他就挺喜欢上面的虾仁的。

    张敦礼在偷偷观察苏油,果然见他只喜欢夹肉边菜,不由得就偷偷腹诽,这还真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前世富贵病,就连自己打小里锦衣玉食,都嘴刁不到这份上。

    肉边菜,啧啧啧,听听都讲究!

    摇了摇头,筷子又悄悄伸向了那盘三鲜里的鱿鱼……

    苏油觉得自己努力了二十八年,最大的成就就是除了辣椒以外,基本恢复了前世的中餐大菜系。

    比如让张敦礼停不下来的这道鱿鱼三鲜,正宗的川菜做法,需要用到水发鱿鱼,蟹黄酱,熟猪油,化鸡油,火腿,熟鸡肉,水发兰片,时令疏菜,上汤,胡椒,料酒,葱白,水淀粉,盐。

    先将水发鱿鱼放入上汤中煨起。

    火腿、鸡肉、兰片切的丝,葱白切段。

    烧热锅下熟猪油烧至五成熟,先下葱段炒出香味,再加入火腿、鸡肉、兰片略炒,在淋入上汤、盐、料酒、胡椒面烧入味,下时菜煮熟,捞出各料摆入碟内。

    将煨过的鱿鱼捞出,在锅内烧一下,捞入碟中铺平,汤汁中加入蟹黄酱、水淀粉勾芡,加鸡油起锅,淋在鱿鱼面上即可。

    说起来简单,盐要提纯,料酒要酿造,蟹黄酱要油熬制浸泡,水淀粉要用水飞法漂出细浆后晒干磨成精粉,熟猪油要用圈养的煽猪,鱿鱼是海货。

    鱿鱼做成的鱿鱼干,还有蟹黄酱罐头,要从数千里外两浙路运来。

    除了胡椒面,火腿的制作也需要香料。

    玉兰片要洁净允白,需要煮熟后切片,拌上少量的葡萄糖,然后在极短是时间里用蒸汽烘干。

    如果是大宋如今常见的烟熏法,那就是烟笋了,煮周大家的腊猪腿也是一绝,但是做鱿鱼三鲜就不好看了。

    所以这道菜的恢复,涉及到化工,机械,生物发酵,海洋捕捞,油料种植推广,畜牧改良,漕运,甚至是制绳,织网,造船,罐头……

    要是落到政治上,甚至还要打破酒类的榷禁,盐的专卖,香料的垄断,商路的通畅,海贸的兴盛……

    因此要让这道菜端上汴京城小康人家的餐桌,其实又一点都不简单。

    苏油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哪怕是担上一个饕餮之名,那也是非常值得的。

    吃过饭,娃子们还是那么兴奋,闹着要去守瓜地。

    苏油没有办法,只好找了一个大搪瓷盆,套到一个网兜里,然后带着扁罐,王彦弼还有韩嘉彦三人,安排他们煮了一些盐水的毛豆花生,然后教他们扎火把。

    要是在南方就没这么麻烦,砍一段竹筒,灌上煤油或者是桐油,在用草纸卷堵上,就是一个可以燃很久的火把。

    北方那得将干杉木皮撕成小块,中间用黄草纸捆成灯芯,再浇上煤油或者是桐油,外面再用杉木皮和稻草死死地捆紧,才能做出耐烧又不散的好火把。

    干这些苏油是熟手,小时候偷桐油照泥鳅鳝鱼青蛙,没少挨八公的揍。

    见到苏油带着几个小秀才扎火把,八公就觉得好笑:“这要是放到以前的可龙里啊,哪家大人带着自家娃子干这个,那指定是要出远门去说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