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九百四十章 再见吕惠卿
    第九百四十章再见吕惠卿

    苏油问道:“你觉得换成什么名字比较好?”

    唐慎微略加思索:“既然是以药物为纲,方药对照,依我看,便叫《本草纲目》如何?”

    苏油心中大震:“这尼玛……”

    唐慎微听不懂:“兄长觉得不好?”

    “好!怎么不好!哈哈哈哈……就叫《本草纲目》,《元丰本草纲目》!”

    苏油不知道的是,即便是没有自己的干预,等到元丰五年,唐慎微经多年收集整理,也会将自己收集和使用的验方,结合《本草图经》,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一卷,目录一卷。

    后经陆续增补,约于元符元年至大观二年定稿,由艾晟校补刊行,更名《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政和六年,医官曹孝忠再次重新校正,更名《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此书总结前代药物学成就,举凡经史百家,佛书道藏中有关医药记载,均加择录,收药达一千七百四十六条,六十余万字。是中国宋代以前本草集大成之作,问世后经历数朝修刊,多次作为国家法定本草颁行。

    沿用五百多年后,到了明代,李时珍以该书作为蓝本,编出了中华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典——《本草纲目》!

    苏油以为唐慎微一不小心占了后人的一个便宜,殊不知其实人家本来就是《本草纲目》的祖宗!

    得到这样一个大人才,苏油心里的开心是不言而喻的,直接将唐慎微接到了药局坐诊,与石薇一起配置防瘟降暑的大锅药,在四门设摊,给百姓们免费发放。

    老百姓也不把这个当药,亲切地称之为“四门大碗茶”。

    湄洲暑热,是潜水的好地方,苏油得闲便带着石薇去潜水,采珊瑚,珍珠,四体不勤的身子,倒是变得精干健康起来。

    除了收粮入仓外,湄洲如今倒是没有什么大事,直到几位引伴的纵帆船过来更换蕉麻大帆,才带来了朝廷送到交州的文告,同时,还来了一位老熟人——吕惠卿。

    吕惠卿老了。

    在陕西之时,吕惠卿认为陕西兵制存在问题。

    缘边部队番号掺杂,正军兵马、蕃人弓箭手与汉兵壮勇各自为军。

    每战,多临时以蕃部为前锋,而汉兵守城,如果蕃部得利,汉军方才后出。

    战守不分,每一路必以数将通领之,造成调发不能速集,一道命令需要同时下达给多人,相互之间配合与呼应也容易出问题,导致贻误战机。

    为了提高战力,吕惠卿始变旧法,杂汉、蕃兵团结,分战守,每五千人随屯置将。

    方法定下,吕惠卿具条约以上,边人及议者多言其不便。

    而赵顼觉得吕惠卿的意见好像挺有道理,欲在诸路推广吕惠卿的办法,找人前往陕西考察情形。

    三旨相公王珪给赵顼推荐了一个人——徐禧。

    王珪的意思,其实就是赵顼的意思。

    徐禧这个人,非常对赵顼的胃口。

    徐禧“少有志度,博览周游,以求知古今事变、风俗利疚,不事科举。疏旷有胆略,好谈兵,每云西北可唾手取,恨将帅怯尔。”

    一副名士高人的做派。

    王安石行新法,徐禧作《治策》二十四篇以献。时吕惠卿领修撰经义局,遂以布衣充检讨。

    徐禧的上书里边有一个论点:“朝廷虽用经术变士,表面上看起来已然成功十之**,然这其中抄袭前人,口头理论一套一套,实际操作一窍不通,对经术和政治完全不理解的,只怕是一半都有余。”

    这个论点,获得了赵顼的激赏,说道:“宜试于有用之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