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建设
“这个人,很危险。”沈括来到了交趾,能给蔡确上上眼药,他一分钟都不能忍。
要不是被蔡确坑到了宣州,落到苏明润的眼皮子底下,他能被抓包到这里来?!
官越做离中书越来越远,“万里觅封侯”,从路程上看,不是夸张,是实数。
他如今成了大宋最南边州郡的知州。
从汴京出发,下汴河,入运河,到钱塘,然后上海船一路过来,刚刚万里。
历史有一种神奇的必然性,这片幅员辽阔的疆土,被赵顼命名为湄州,取“在水之湄”的意蕴。
苏油接到朝廷通报都有些恍惚,以后这里是不是会出个名臣叫湄公,然后九龙江最后被改名成湄公河?
甩甩脑袋抛下这种无厘头的想法,对沈括笑道:“方圆千里的大州太守,存中你算是混出头了。”
“少说得这么好听!”沈括收到任命的时候真是大哭了一场的:“少保你怎么能如此坑我?”
和范师哲已经谈好了新地界,西贡原辖地以西,九龙江北江干流为边界,切割出来的整个南部三角洲沼泽地带,直到海滨,都归西贡管辖,属于宋地。
真腊放弃对这片土地的争夺,换到的,是七万多件兵器,其中包括三千柄新款骑刀,以及从交趾军中收缴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武器。
交趾军器,在整个中南半岛都是上乘,真腊觉得大宋真是财大气粗,大家做起生意来,相当划算。
真腊人自己都不知道这片雨季全是水,旱季全是泥,鳄鱼和蟒蛇横行之地到底有多大,只有苏油旗下的地理考察小组才清楚——整整四万平方公里,而且海口面积,每年还在往东南推移八十米。
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种花家插手,就凭中南半岛上的人群,千年之后这一片土地也还有不少处于蛮荒。
这一片地界的外海叫做昆仑海,南边就是一些群岛,岛上很多皮肤黝黑,头发卷曲的人种,从唐朝起就深受中国土豪们喜欢的昆仑奴,就来自那些岛上。
说起来疆域挺广大的,不过现在真正能住人的地方,还是嘉定村周边地区。
上万人的到来,给西贡注入了蓬勃的生机,这真是一个鱼米之乡,移民们还没有体会到台风和酷暑的威力,都觉得自己来到了天堂。
军事化管理是必须的,好在几位都是干臣,又多了大象的帮助,工程进展突飞猛进。
真腊有一种神奇的稻子——浮稻。
元人在《真腊风土记》中记录,“又有一等野田,不种常生水,髙至一丈,而稻亦与之俱髙,想别一种也。”
古书将这种稻田称为“雒田”,记录水稻“从潮水上下”,正是其特殊的生长特点。
浮稻在深水条件下种植,采用撒播形式,雨季来临时,稻田积水,水位上升,稻茎也逐渐伸长,雨季浮稻有时一天可长高三十厘米。
在发生大暴雨、大洪水和急流时,浮稻的根会脱离土壤,上部的叶子浮在水面,整株浮稻随水漂移,吸收水中的养份,继续生长,水退后,根部又扎入淤泥。
整株茎长可达五米以上,到一月份洪水全部退出,浮稻也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苏油在访问真腊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宝贝,这下就更爽了,真腊人那是自己不会玩,对于种花家来说,拿竹子编成带浮力的巨大竹筐,放到沼泽里,再将这种稻子丢到竹筐中,就能形成一片片稻田。
苏油知道,福建路,广南东西路普遍种植的空心菜,其实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种法栽培,是种花家玩老了的路数。
这种稻子种植期比较长,脱粒比普通水稻麻烦,但是有个好处——粒大,产量高,一亩水面可以收获五百斤!
有脱粒机械的帮助,稻农们最大的麻烦已经被苏油解决了,现在的西贡旱地和水田还很珍贵,但是洪泛区,那是多得不要不要的!
郏亶没有闲着,第一批圩田三个月下来已经收了六十万斤稻米,土壤的肥沃程度,让他恨不得能把这片土地搬到两浙路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