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华说:“那翻了年,让昭誉主持国联这项事务吧,现在看来,这个孩子在外交层面,还是挺有些天赋的。”
“他还是年轻了些。”李君威想了想,没有立刻支持。
听到这里,李昭誉说:“是,皇上,孩儿年轻,经验不足,而且对欧洲外交与东方体系的外交完全不同,说到底,东方同盟如此顺利,主要还是太上皇和皇上打下的基础,孩儿也只是把藩属国的朝贡体制,变成了平等的同盟体制罢了,倒也没有什么化腐朽为神奇。
而欧洲各国盘根错节,与帝国关系也很复杂,既斗争又合作,孩儿担心控制不了局面。”
李君华说:“也没有让你控制局面,只是参与国联创办罢了。”
李君威把话接了过来:“国联和东方同盟不同,东方同盟是帝国控制东方秩序的主要舞台,也是帝国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基本盘。所以这个体制必须平等,要照顾各方的利益,促进帝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和深入交流。
但国联就不同了,本质上,国联就是给世界上主要大国一个吵架的平台,吵架嘛,找个大家都愿意去的地点,然后定一些规矩,避免把吵架变成打架就可以了。”
“这似乎没有那么简单吧,父王。”李昭誉可不信自己老爹的话,当初让他参与东方同盟会议的时候,也只是说协办,但是搞着搞着,李君威当了甩手掌柜。
当然,李昭誉经历这件事,成长了很多,但这怎么说都是在国内,国联的谈判可是要到国外的。
李君威说:“当然没这么简单,在东方同盟会议中谈判,你要谨小慎微,但在国联之中谈判,就简单的多,帝国不吃亏就行。怎么能不吃亏呢?那就是创造一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制度,只要帝国想坏别人好事的时候,能坏了别人好事就行了。”
正如李君威所说,东方同盟会议的谈判更为复杂一些,经贸合作之中的斤斤计较暂且不说,毕竟到现在还没个结果,就只是军政同盟的谈判中,李昭誉也要谨慎。
表面上,东方同盟是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但是实际上一点也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对帝国这个同盟体系内唯一的强国大国来说不平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东方同盟建立之后,中南半岛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裁军列入了国家政策规划之中。
反正大家都加入了一个同盟,既有同盟条约限制,上面也有帝国镇,打是打不起来了,索性军队规模缩小,主要职能转变,从向外扩张或者对外防御,逐渐转变成对内镇压。
但是帝国方面不能裁军,非但不能裁军,甚至还要扩军。
比如禁卫就因为东方同盟建立而要扩充两个旅的规模,这些部队具有维和、宪兵和外交职能,要前往各国,为各国边界线划定提供军事服务。如果没有帝国禁卫军出动,那么各国都会在划定边界的时候出兵,那裁军不仅做不到,还会增加军事对峙的风险。
因此,在东方同盟之中,帝国承担了远超过本身应该承担的义务,甚至因此还要追加军费。
如何既能承担这些义务,还在条约之中不表现出来帝国吃亏,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好吧,孩儿会做一些功课的。”李昭誉认真说道。
李君华呵呵一笑说:“昭誉啊,不用着急,一切待你准备好了再进行也不迟。
国联的事,理应也是你承担起责任的时候了,对外事务,一向是你父王负责的,可他也老了,你是嫡长子,理应分担一些。”
“理应分担是一方面,能不能分担又是一方面。”相比李君华态度的宽容,李君威倒是谨慎了一些。
李昭誉点头称是,而李君威说:“今日就给你留个作业,来日再考你。国联若是建立,国联总部应该设在哪里?你仔细思量了,若这个问题都回答不好,这种大事,也就不能轻易交由你去操办了。
去忙吧。”
李昭誉退下了,李君华摇摇头:“何必对这个孩子那么严厉呢?”
“还是要有些鞭策的。”李君威说。
李君华问:“那这个题目的答案是什么?国联总部应该设在哪里?”
李君威被这么一问,笑了:“这种事怎么会有标准的答案,自然是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诉求了。”
“那你让昭誉如何回答?”李君华问。
“他应该有一个自己答案,一个合理的地方。”李君威说。
李君华点头:“是的,我想知道的是,他有了答案,如何说服你呢?”
李君威哈哈一笑,说:“皇上二哥啊,你看你,又弄错了重点。说服我有什么用,我又无法控制国联创立,要说服各国,让别的国家同意才行啊。”
“那这就更复杂了。”
李君威说:“博弈本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昭誉应该适应。”
李君华闻言,也是笑了:“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却有很大的意义,是个好问题啊。”
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想要参与国联的国家都有一个自己的答案,每个国家的答案是不同的,而每个国家也会多几个选项。
所以要想说服其他国家支持自己,就要知道其他国家的诉求,也要了解其利益,所以,李昭誉必须对各国进行全面的了解,才有可能达成一定的妥协。
或许李昭誉不会得出一个答案,但在探寻结果的过程中,他就知道如何参与国联创立这件大事。
重要的不是答案,是探索答案的过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