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狄青率大军陆续回京,分驻开封府周围。沿着铁路线,分布在两三百里范围内。
灭了党项,是滔天大功,一时间京城里热闹非常,百姓都拥到御街,看狄青等人回朝。文彦博带领文武百官,迎出城外。皇帝在宣德门设宴,款待立功归来的将士。
一连三日,都是各种庆祝活动,正常朝会都停了。此时省试过了的举子,还有省试落第准备参加军校考试的读书人都在京中,看了这热闹景象,各自聚会欢饮,写了些诗文,赞叹此次盖世武功。
三日之后,杜中宵下了早朝,刚刚到枢密院坐下,就有小黄门来,下旨立即入宫议事。
到了崇政殿,行礼如仪,杜中宵落座。看看四周坐着的,除了几位枢密使副,还有宰相文彦博和韩琦,参政王尧臣和张方平,翰林学士欧阳修、胡宿和王珪。枢密院下首,坐着新回京的狄青。
赐了茶汤,赵祯道:“党项新灭,兴灵、河西、横山再入版图,实是朝廷之福。近日河东路经略庞籍来报,言契丹耶律洪基已近大同府,耶洪重元等人惊恐莫名,急寻去路。建议朝廷出兵,乘契丹内乱之时占些土地,以为未来计。”
韩琦捧笏:“臣离开河曲路时,已命杨文广用意于大同府以北德州,赵滋、刘几和贾逵等人用意于南边朔州,只等朝廷一声令下,就可尽取两地。取了朔州,就可以收留耶律重元等人,为后来计。”
赵祯点了点头,道:“两府诸公,认为什么时候取德州、朔州合适啊?”
杜中宵捧笏:“此事可以联系重元之下重臣萧革,如果劝得他来降,更加有利。若有准信,或者耶律洪基开始进攻大同府时,出兵最合适。同时命河东路庞籍,聚重兵于代州,准备契丹大举进兵时抵御。”
赵祯点了点头,对文彦博道:“宰相以为如何?”
文彦博道:“杜太尉所言即是。若战朔州,便于利刃出鞘,契丹必须应对。不在大同府驻重兵,则不敢有意于其他地方。于朝廷来说,此即有利。”
赵祯道:“若契丹兴举国之兵来攻朔州,又该如何?”
杜中宵道:“党项已灭,赵滋、刘几和贾逵兵马,可以全部投入朔州防守。十五万人,守御代州一城足够。契丹两帝并立相争五年,洪基击败重元,正是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又能坚持几时?再者,南边还有河东路支援,洪基纵然带所部兵马全部南下,也难威胁朔州分毫。”
韩琦道:“河曲路二十万兵,经历多次大战,非是其他兵马可比。只取朔州和德州,对契丹并无大的威胁,不致引起国战,想来能守得住。”
此事韩琦回京之前已经安排好,并没了大的争议。议了几句,便就不再说,让枢密院回去之后拟个计划出来。怎么出兵,怎么防守,河东路怎么配合,诸如此类。
说过了契丹事务,赵祯看着众人道:“自五年前杜太尉北上救唐龙镇,拓地数千里而有河曲路,又恢复西域,实在是前所未有之事。去年兴兵三十余万,灭党项,西与西域联成一体,再现汉唐之势。这几次战事,河曲路兵马所向无敌,甚合朝廷心意。这些年,朝廷一直想按照河曲路兵马兵制,重训禁军,奈何结果有些不如人意。今杜中宵为枢密使,朕有意重整禁军,众卿以为如何?”
大家不说话,一起看着杜中宵。
杜中宵捧笏道:“陛下责臣以此事,臣必肝脑涂地!此是国家大事,必须众大臣配合,内外都没有阻隔之论,才可以寄望功成。期以三年,当有所成。”
杜中宵说完,赵祯转头,看着文彦博。
文彦博道:“此是国家大事,中书自该支持。但有事务,枢密院行文中书即可。”
赵祯点了点头:“自立国以来,平定北汉,本朝与北虏作战,多无胜绩。直至河曲路兵马先败契丹再败党项,才别开局面。自今日起,枢密院拟定方略,改革军制,期以三年,望到时得以功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