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节,麟府路驻泊都监张岊带五千兵,到了东胜州。杜中宵带人迎出城外,相见大喜。
行礼毕,杜中宵拉着张岊的手道:“数年不见,将军依然风采依旧。”
张岊道:“经略却不同了。当年见时,是少年知州,数年后再见即为一路之帅了。”
杜中宵大笑,拉着张岊的手,一起回到州衙。
正厅坐定,张岊与包拯、刘几、十三郎等重要文武官员见过,道:“奉河东路经略司令,我带五千兵马,来河曲路听候杜经略指挥。数年前经略知火山军,我任沿边巡检,一起夺了唐龙镇。后来便天各一方,再未相见。却不想经略再回唐龙镇,一战败耶律重元,再战毙耶律宗真,实为本朝前所未有之大胜!”
杜中宵道:“都监来得正好,此时正是用人时候,有了人,事情就好办了。今日上元,东胜州城彻夜张灯。我们看过了灯,后衙设宴,为都监接风。”
张岊看着刘几和十三郎,道:“当初经略第一次打仗,便是与我一起。后来分开,着实遗憾!若是唐龙镇时我也在,少不得立些军功在身,不似现在。”
刘几道:“急什么,只要大军在这里,还怕没有仗打?现在与以前不同,以前屡战屡败,人人闻敌而色变。现在士气正盛,诸军求战,军功还不容易!”
一边的包拯听了,正色道:“作为军人,立功心切自然是对的。不过为朝廷守地方,当持重,不可擅起边衅!唐龙镇一战后,契丹和党项人人心惊,怎么会擅起战事?”
杜中宵道:“我们只管做好自己该做的,契丹人和党项人怎么想,是他们的事。以礼相待,我们就笑脸相迎。若是来战,也不怕他们。没有战事的时候,只管治理地方,开垦荒田,增加人口。”
包拯说的很有道理,杜中宵也认为他说的对,但若说从此边境平定,可就未必了。此次大战,契丹和党项自然怕了杜中宵的河曲大军,但若说他们不敢打了,那就小瞧他们了。这么容易被打服,他们怎么可能发展到今天?只要被他们找到机会,一定会上来狠狠咬一口。
游牧部落跟中原王朝不同,国力是在各部落,及部落提供的兵源,而不只是明面上国家所掌控的兵力。部落有自己的私财,有自己的利益,怎么可能压制得住?河曲路发展起来,就是对他们的威胁,不会坐视不理。现在是因为重法惩治,是河曲路的番人跑到他们两国去,等到河曲路发展起来,当然就会倒过来,他们境内的人跑到这边。宋朝不在意人口流失,契丹和党项可不能不在意。
先前韩琦答应派四万援兵,最后朝廷争论不已,最后减了一多半。麟府路派五千兵,并代路则派一万兵,一共一万五千援军。朝廷认为,契丹和党项最近几年肯定不敢进攻,派兵过多,后勤压力太大。
虽然有了铁路,运输人员和物资方便了许多,尽量减少养兵费用却是共识。
看天色不早,杜中宵道:“都监且带兵马扎营歇息,略作收拾,晚上我们观灯饮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